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拖上幾天,有的還會藉機勒索。”

由於兩家走的近,陳咯對林子軒還算了解,知道林子軒和馮曉剛等人的過往。

《京城人在紐約》那部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她才七八歲,印象不深,不過她知道那是國內第一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劇集。

當年轟動一時,馮曉剛正是憑著這部電視劇嶄露頭角。

如今,這些人已經成為國內演藝圈的領軍人物,馮曉剛帶動了國內商業電影的發展,姜聞的文藝片風格獨特,葛尤成了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這背後都有林子軒的影子。

聽著林子軒說起當年的辛苦往事,想想現在的風光,陳咯有些小感慨。

林子軒和陳導明平輩交往,是她的長輩。

陳咯剛開始帶著敬畏,熟悉之後覺得林子軒平易近人,沒有長輩的架子。

尤其是這幾天和書迷的互動,林子軒始終保持著溫和的態度,一點都不像是在國內演藝圈叱吒風雲的人物。

那是因為她沒有看到林子軒工作時候的樣子。

作為作家,面對書迷自然不能嚴肅,那會嚇壞小孩子,作為老闆,面對下屬就是另一種狀況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孔。

正如林子軒面對陳咯,把她當成晚輩看待,就不會讓她看到自己嚴厲的一面。

陳咯同樣喜歡《小雪的大冒險》這個故事。

《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她還看不懂,沒什麼興趣,不過她父親很是推崇。

再說,國內作家的小說在國外暢銷的不多,能和林子軒一起和書迷見面,她很高興。

有了這些因素,陳咯在林子軒面前放開不少,不那麼拘束,談起了自己在學校的生活。

兩人吃著飯,隨意的聊著。

他們住的酒店在倫敦的市中心,從餐廳的窗戶朝外望去,能看到外邊街道上的景象。

成群的年輕人在街道上嬉鬧慶祝,氣氛熱烈。

陳咯看著那些青年男女,如果是以往,她會參與進去,感受聖誕節歡快的氛圍,現在卻坐在高檔酒店的餐廳裡,品嚐著昂貴的西餐。

對她來說,這是一個相對安靜的聖誕節。

小姑娘突然有一種長大成人的感覺,這是大人的世界,大人的生活。

她覺得這樣也挺不錯。(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四章 報道

聖誕節過後,《泰晤士報》刊登出了對林子軒的採訪。

這是一家綜合性的報紙,有四十個版面,內容涵蓋新聞、評論、文化藝術、商業金融、電視娛樂等各個方面。

對林子軒的採訪不是那種具有時效性的新聞,不會說今天採訪明天就能見報,要隔上幾天才有機會刊載。

如果這段時間文藝版面的稿件過多,或許要等上一兩個星期。

採訪的稿子佔了半個版面,在整份報紙中並不顯眼。

這時候是西方的聖誕節,又要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每天都有無數的新聞發生,關注這篇採訪的英國讀者不多。

對他們來說,林子軒只是一位有些名氣的外國作家。

林子軒看了報道,那位記者的稿子還算實事求是,沒有故意曲解他的意思。

上面有一張半身照,介紹了他過往的作品,重點放在了對《小雪的大冒險》的解讀上。

整篇報道中規中矩,平平常常。

《泰晤士報》是一家相對嚴肅的報紙,和那些喜歡譁眾取寵的小報風格不同。

比如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小雪的大冒險》的創作者,華國作家訪談”。

如果想要吸引讀者的眼球,可以用像“他創造了魔法世界”或者“巫師襲擊英國”這類較為浮誇的標題。

這正是一些英國小報對《小雪的大冒險》籤售會的報道,篇幅都不長。

配圖是陳咯和小讀者的合影,這種照片比作家本人的照片更有吸引力。

林子軒的籤售會在英國引起了一些反響,但反響不大,遠沒到轟動的地步。

根據出版社傳來的訊息,《小雪的大冒險》聖誕節前後銷量超過五千冊,順帶刺激了前兩部小說的銷售成績。

按照他們的預計,這部系列小說在英國的總銷量將突破百萬冊。

這和英國的人口基數有關,他們整個國家不到六千萬人口,和華國十多億人口沒法比,能有這個銷量很不錯了。

在華國,《小雪的大冒險》的總銷量達到八百萬冊,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