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聲》節目組舉辦的培訓課。
五十多人在酒店的一間會議室內,聽著節目組講解節目錄制時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其中大部分是駐唱歌手,有黃勃熟悉的,也有見過面卻沒打過交道的,還有些生面孔。
京城裡駐唱歌手這個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可能都認識,更多的只是聽說過。
會議室裡有人在錄影,看起來挺專業。
實際上,這時候節目已經在錄製了。
這些人裡面會出現節目第一季的冠軍,當最終結果揭曉,會對冠軍參加比賽的過程進行回顧,讓觀眾瞭解節目的整個製作流程。
在培訓這段時間,會對參賽者進行採訪,詢問他們參賽的原因和動力。
每個人的回答各不相同。
有人說想要當真正的歌手,有人則希望父母為他們驕傲,還有人想要成為歌壇新的天王天后,也有實在的,就是為了能多賺點錢。
這些都是他們的夢想,夢想正是《華國之聲》這檔節目的主題之一。
參加培訓這一段或許不怎麼重要,不過有備無患,以後可能會成為節目後期剪輯的素材。
黃勃和幾個相熟的駐唱歌手坐在一起,在休息的間隙隨意的聊上幾句。
他們都在京城的歌舞廳混了好幾年,是老油條了,不像其他人態度那麼的端正。
“我說,那幾個女的是怎麼回事,在誰場子裡混的,以前沒見過啊。”黃勃奇怪道。
“你訊息落伍了,我聽一哥們說是一家音樂公司準備推出的女子組合,想讓她們在電視上露露臉兒,積攢人氣。”有人回應道。
在歌廳酒吧裡駐唱的也有女孩子,不過不多,畢竟那種環境不適合女孩子。
只要嗓子不錯,容貌還行,女歌手要比男歌手容易出頭,往往在酒吧唱上幾個月就離開了,不可能長久。
而且,有沒有在酒吧唱過大致能看得出來。
在酒吧裡唱歌不能含蓄,性格上要放得開,懂得活躍氣氛,這種歌手不會文文靜靜的。
這五十多人裡有十幾名女參賽者,黃勃說的是五個坐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