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計謀眾道降妖
159。
本任張天師看圓圓還是個年輕的修士,以崑崙山一派之名來參加這降魔大會,雖是如此不過看他的修為不高,而那崑崙山玉虛宮的門人長年不下山行走,見識自然也不足。圓圓孤身一人來到這裡,又沒有師門同道,叔伯子侄一類,若就這樣跟著眾道門去降妖,難免沒人照應。想那陰陽法王是何等的厲害!便到那陰山腳下,真的殺鬥起來,各人自顧恐怕還不暇,哪有精力來兼顧他呢?想到這裡,心中對他不免又生出來一些憐憫之意,便對圓圓說道:“圓圓師侄,你崑崙玉虛能夠來人共商大事,貧道已經覺得非常榮幸了,我這兩句話便請走了這麼些個山門領袖,可見道門之中,也多有沒膽識的鼠輩——你小小年紀,居然不懼怕,貧道敬佩你這份膽識,只是前去陰山圍剿陰陽法王一事,實在兇險,我看你還是留在龍虎山,不要參加了。”
圓圓道人剛剛聽青竹叟與青城觀主譏諷,心中知道這一干人等都看不起自己是個小孩子,他心中有底,自然不與這些人計較,所以也就不接下茬,只是微笑以對。現在張天師講這話,聽其話音之中語帶憐惜之意,知道他說話出自好意,便起身拱手答道:“師叔莫要理會錯了,我崑崙山雖不多與中原道門來往,卻也知道這事情兇險,我是崑崙山玉虛宮的門徒,雖然不濟,修為不高,我師門也不會叫我來白白送死,自保的手段總有一二。我這一去,雖然沒法與各位師叔伯一樣,做那中流砥柱,但實在也是我崑崙山所盡的一份綿薄之力,萬望張天師不要嫌棄。”
聽圓圓這樣一說,張天師與眾道門長老倒來了興趣。那崑崙山玉虛宮乃是上古時候元始天尊在人間的道場,所傳闡教一時顯赫無比,眾金仙位列仙班,法力高強,法寶神鬼莫測,乃是當時人間第一的道門,雖然經封神一役,闡截二教盡毀,世事變遷,人教中興,世上修道求真之士皆信服黃老之學說,以此為源,才引出來中原各路道門。但那崑崙山玉虛宮,雖不再是元始天尊的根基,卻由姜太公入主,那姜尚姜子牙雖然修的是人道,不算闡教金仙,卻也是當年崑崙山上學的手段,所承的依然是元始天尊一脈,其後輩徒子徒孫,自然也是如此。因闡教人教雖都出自大道,但終究有所差異,所以中原各道門對那闡教,也就是如今崑崙山一脈的手段都頗有些好奇。先不論這一次降魔大會,崑崙山玉虛宮派了一個年輕沒輩分的修士來,已經引得中原道門有所不滿,卻不想,這年輕修士口中所答之話倒叫人吃驚,說什麼他自然有自保的法門,那不必說了,若非是崑崙山目中無人,那便是他下山之前,師門長輩賜了什麼厲害的法寶,或傳了他什麼厲害的法術。
那青竹叟最沉不住勁了,聽圓圓這麼說便喝道:“小子無禮,口出狂言!便照你這麼說,我中原各道門都是酒囊飯袋之貨咯!”他自己心中不滿,便說別人看不起他。圓圓笑道:“青竹師伯,晚輩實在是沒有這個意思。”
青竹叟便怒道:“那你的意思便是說,你崑崙的法術要高過我們中原道門咯!來來來,到你青竹老爺的手底下過兩招兒,看看你到底又怎樣的本事敢如此說大話!”說著手一橫,就打算與圓圓到外面去較量一二。
張天師口中嘖了一聲,這道人修道,無外乎都是先養氣量,修心再修身,以達太上忘情之境界,才能返本還源歸入大道,這青竹叟年輕的時候便是個火爆的脾氣,口無遮攔,這年紀大了,怎麼性情一點都不變呢!看那青竹叟已經老得快與他教中長眉師祖所留畫像中的形象一樣了,長眉長鬚,都是潔白如雪,臉色紅潤飽滿卻似個嬰兒一樣,這會兒朝一個年輕人吹鬍子瞪眼,那長眉長鬚都撅起來多高,實在是沒有一丁點的道門領袖的樣子。不過據說他教祖師長眉老祖也是這麼一個脾氣秉性,恐怕這便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了吧。
張天師暗自苦笑,便勸道:“青竹叟,你一把年紀的人了!怎麼還跟個小孩子一樣,瞧瞧這像是個什麼樣子!”說著喊一邊的青城觀主一道來勸,一邊幾個道門長老看著也是好笑,不過他們倒是的確想借這個由頭看看這年輕人有什麼資本來說這樣的話,不過既然張天師發話了,這又是在人龍虎山正一教的地界上面,自然不能叫事情鬧大,也就都來勸阻,青竹叟看眾人都來勸,也就不好再多說什麼,只是坐在那裡一個勁的運氣,看來是動了真火。
那圓圓自然是好修養,他崑崙山修的就是太上之道,忘情之法,無情之術,看那青竹叟不過是無理取鬧,也不和他計較,話說完便四面行了個禮,兀自坐回位子上去了。張天師看他還要賣賣關子,也就不好再多問,即便人手中真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