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眼:“您可真會顛倒黑白,我那成績可沒少被爸打得雞飛狗跳。”
劉淑芬享受得很,就靠兒子肩膀上:“唸書的時候你成績是差點,但品德好嘛,是有點懶,不喜歡勞動,還有點好吃,那年你爸打你,也是因為你把家裡那點豬肉拿去烤羊肉串……”這還叫品德好?
咦?
巴克眼睛眨巴了一下!
結果等巴大成真汗流浹背的吊著石膏腿坐三輪車買風扇回來,就聽見兒子悶聲悶氣:“我去擺個夜市烤肉攤。”
有點驚訝,但夫妻倆很有默契的對看一眼,使勁點頭答應,就在機修車間工作的巴大成還立刻就要跟兒子去車間做烤肉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鐵路宿舍村裡面經濟條件一般的佔大多數,晚上擺夜市練攤的不在少數,沒什麼稀罕的,只是兒子出國這麼幾年,難道一直都在國外烤肉串?
這真不是巴克拍腦袋胡思亂想,當媽的一句無心之語,就提醒了他這算是極少數在國外學會的非戰爭手藝。
國內烤肉串是流行,但都是北疆羊肉串和北方烤串最有名,可是跟孜然的原產地中亞一帶烤肉串相比,估計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因為餐飲業很不發達的東歐到中亞一帶,幾乎每戶人家,每家餐館都把烤肉當成招牌菜,甚至只有這道菜,就好像渝慶的火鍋,津門的狗不理包子,平京的烤鴨一樣聞名,他們結婚烤肉,生孩子烤肉,送葬烤肉,連祭拜先祖都去先人墳頭烤肉唱歌喝酒,派對什麼的就更不用說,總之就是幹什麼都可以烤肉,也許是高寒地區需要大量肉類熱量,更有可能是比較容易做,不用太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