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拉的命令,拿起武器去反抗,先牧聖的指令……”
“伊斯蘭的輝煌已留在那歷史上,讓他重返光芒,是奮鬥的方向……”
“戰死在沙場上,就是我們的夢想……”
巴克有點啞然失笑,這歌詞寫得,真是能哄騙那些頭腦發熱的無知之徒,洗腦的……等等,咱什麼時候能聽懂這玩意兒了!
從抵達熱卡市的那天起,巴克幾乎每天都要在酒店窗戶邊聽上近十遍,對這首聖戰歌曲的曲調可以說已經是耳熟能詳了,所以聽見慢悠悠從對岸傳過來的音樂時候,還在漫不經心的用望遠鏡打量對面,腦子已經進入休息的打盹狀態。
這下才突然驚醒!
轉眼看阿契卡似乎沒有任何異常的雙手疊捂在胸口跟著唸唸有詞。
再定耳細聽,巴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這個萬里之遙的地方,他聽見的居然是正宗的華語歌詞!
吟唱歌曲還有重複,整整三遍!
這一回已經舉著量子電話取樣的巴克有點呆滯的問另一頭:“聽見沒?聽懂沒?”
向婉也有些木訥:“聽見了……”
頓一頓才肯定:“我已經錄音了!”
第1715章 心虛
巴克不信教,什麼教都不信。
原本這點在嗚格蘭是比較另類,入不得娜塔莎眉眼的,那姑娘就是個虔誠的東正教徒,也一直都想拖丈夫信教,可巴克一直陪著參與封建迷信活動,拜拜耶穌或者做個祈禱什麼都行,但真的不會去信奉上帝,誦讀聖經。
幸好有彼得,老胖子寬容理解女婿的宗教信仰自由,還勸說過愛娃、娜塔莎母女倆放棄改造巴克的行為,這次從普吉到香港,再到華國大江南北走了一圈,前嗚格蘭教授的體會更多,巴克跟老丈人也有過討論,就提到過眼前的伊斯蘭教。
平心而論,伊斯蘭教很有生命力,還有可能成為未來信徒人數第一的世界宗教,這是彼得的看法,因為在深諳東正教、基督教以後,最近兩年生活在佛教為主的泰國,還興致勃勃的去了解過旁邊的印度教,再到華國感受不同的佛教乃至道教,彼得在這方面下了不少的關注力。
然後他給巴克有簡單的闡述過伊斯蘭教跟這其他各大宗教的區別:“如果說其他宗教都類似手機裡面的安卓系統,是開源的,允許外來的,伊斯蘭教就是蘋果系統,自我封閉的閉源系統,抗拒接受外部侵擾,但偏偏伊斯蘭教又如同蘋果手機一樣,很討人喜歡。”
“因為伊斯蘭教就好像蘋果手機一般容易上手,事無鉅細的規定了生活中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從生到死的生活準則都做了規定,面對任何困惑的時候,只要念幾遍先知的話就知道該不該做,而不像其他宗教都有不少的自由度,允許迷茫,允許探索,好比華國那個參禪……聽起來就玄妙,普通人哪裡領會得了。”
“但事無鉅細什麼都規定好的東西是幾百年前的,後世都沒法修正,閉源的結果就是很多規定跟現實牴觸,對於溫和的穆斯林這可能不算太艱難的可以在世俗化國家容錯,但偏偏在不發達地區的那些地方,生活艱難的地方,他們的虔誠和生活境況反差,當他們簡單的農耕養殖被現代社會經濟擊潰以後,心態就會越來越失落,越來越導致極端化……”
說到底還是窮!
這個窮不光是錢,也包含知識和寬容。
窮兇就極惡……
巴克在熱卡市看見的IS軍就是這樣,因為他們沒有生產能力,除了不顧一切的開採石油之外,就只能吸普通民眾的血!
甚至還有世界各地穆斯林的血。
巴克對萬里之外聽見華語聖戰歌曲的情形驚訝極了,轉頭問旁邊的阿契卡:“聽過這首歌麼?聽過這個歌詞麼?”
六歲的孩子還跟著曲調發音走了幾句,茫然的搖搖頭:“沒有,聽不懂,從來沒有在城裡聽到過。”
巴克在屍骸酒店躲藏的兩三天也從來沒有聽見過這個語言的版本,那邊每天早中晚的祈禱禮拜次數頻繁,但都基本是阿拉伯語的版本,這點也跟穆斯林普遍都要求誦讀阿拉伯語古蘭經有關聯,聖經都給翻譯成多少種語言了,唐僧也是主要幹翻譯佛經的差事啊。
於是整整一天,巴克和阿契卡都躲在湖邊的草叢中,傾聽對岸幾乎是一遍又一遍洗腦一般的反覆播放這首曲子,不過除了華語,就是小不點能聽懂的阿拉伯語和另外一種什麼似是而非的語言,英語都沒有,巴克細心的跟孩子一字一句的詢問了一下,雖然英語詞彙量僅限於普通的日常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