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自己老闆戴著口罩,從血肉模糊的傷患處鉗出彈頭,再重新包紮上藥,縱然有古麗莎一直跟護士一樣擦汗,但做完這臺手術,巴克還是近乎於虛脫,渾身大汗淋漓的就倒下去了!
伊拉克承包商們湧上來抬起了他,連傷員都掙扎著想幫忙,最後把巴克送進最安全的航站樓辦公室裡,小阿貝克爾狠狠的叫自己弟兄們拼死都要把敵人幹翻在地,保護住老闆!
因為幾架直升機再次重新飛回來,顯然又一撥行動開始了!
第1773章 步步驚心
西方歐美社會講究以人為本,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一定會不放棄自己的袍澤,就算是具屍體也要拖回去!
不管這是作秀蠱惑又或者道德高尚,都蠻能讓歐美社會以自己的普世價值觀自豪,所以歐美軍隊乃至承包商在幹事的時候,基本都要遵循這個原則。
但在亞洲、中東乃至前蘇聯地區,卻未見得是這樣的理念心態。
說到底這些地區壓根兒就沒有過歐美社會當初那段契約精神歷史,對排著隊敲著鼓,列隊上陣輪流打排槍的戰鬥模式覺得傻透了,加上上千年曆史基本就是一部戰爭史的中東到亞洲,經常都打得屍橫遍野,哪有那麼多神仙力氣去搶奪己方人員,更信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絕心態,至於死傷者麼……一將功成萬骨枯,那不過是個體運氣不好,為宏圖大業做出了貢獻吧。
這裡不評說兩種心態的優劣性,但起碼這個時候,幾架直升機就比較投鼠忌器,他們更多還是用火力壓制的方式試圖讓自己的武裝人員能逼近!
同樣是7。62毫米的子彈,現在能以每分鐘3000發的狂暴速度,雨點般的朝著整個機場建築潑灑而來,雖然無法打穿厚厚的水泥磚牆,但是任何試圖在門窗邊射擊做出抵抗的行為都會讓人體變成血糖葫蘆!
杜德卡嘶啞的聲音在無線電裡面斷斷續續:“隱蔽!隱蔽……狙擊手隱蔽……”
一架直升機特別飛行到塔臺附近的低空盤旋,鎖定這個可能有狙擊手的區域,雖然沒有徒勞的亂潑灑子彈,但這時只要有槍管的移動或者擊發,就很容易被捕捉到動靜。
從各種縫隙門洞,似乎能看見遠處有槍手三五成隊的快速突進,朝著這邊的建築物包抄衝鋒!
進攻方最大的缺陷就是他們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裝甲車輛,直升機這個時候只能充當火力掩護。
而防守方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重火力,不光是從古城遺址撤離的時候已經扔下幾支打壞的高射機槍,更重要是一整個通宵的戰鬥,彈藥基本消耗殆盡,剩下的高射機槍彈藥真的不多,現在更被空中火力壓得頭都抬不起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敵人調整角度方位靠近。
有些金雕和尖子生開始在建築內部,瞄準遠處的敵人試射,準備當對方突入到五百米範圍內以後,就開始射殺,不多的一兩名狙擊手,也開始儘可能挑選目標。
可幾棟建築之間,總有一些角度是建築物內部的死角,直升機不顧一切的低空平射,壓制建築物內的射擊,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步兵能調整到這些死角上,然後無所顧忌的朝著建築物大踏步的衝鋒!
看起來防守方什麼都做不了,有點束手待斃的時候,陳雷那邊卻有個傢伙跳出來,是個爆破手,機敏的透過對建築結構的試探了解,就用手裡的炸藥炸開了他們隱蔽的建築牆面,和航站樓之間連通了,不需要暴露在火力傾瀉一下,就能轉移到小阿貝克爾他們這邊來,然後再連續的爆破兩間房,把金雕們固守的門面房也連通,只有獨立成院的變電站在不到百米之外孤零零的無法靠近。
這可能就是連巴克也不太熟悉的正規軍戰地思維模式,當己方處於防禦狀態並且有一定工事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會選擇把防禦工事連通,專業術語叫交通壕,只有有了交通壕,原本孤立的陣地才會變成機動戰場,也就是從死地盤成活眼了。
建築之間可能有些一兩米寬的縫隙,現在人手足夠,立刻就用炸下來的磚頭開始填充隱蔽工事,杜德卡有些驚喜的看著那個爆破手,拉著他一陣耳語,兩名金雕陪著爆破手又返回過去。
如是三番,原本一直用火力壓制控場,協助自己地面人員靠近建築的直升機算是紛紛揚揚的在低空下了一陣彈殼雨,再強悍的六管加特林機槍這會兒槍管也有些發燙到了極點,何況直升機上儲備的彈藥基數,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噴灑,看著自己的部分南邊人手已經成功貼到牆面上,越過了最危險的開闊地帶,陸續有兩架直升機就拉昇起來離場,不知道是油料不夠還是彈藥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