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殺了再多的人,難道能把涼州所有的糧商大富都殺了?但自己所做的,卻是真正杜絕奸商作亂的根源。
十天時間悄然而過,這十天時間,城外的災民越積越多。原本只有十數萬人,現在已經差不多三十萬人了。而申城如此,其他城市外也定人如此。但即便這樣,朝廷依舊能保證每天每人能喝到一碗粥。來到城外的災民,除了體弱的,還真沒有誰被餓死。
十天時間,餘浪的糧店悄悄的開業,永遠比其他人低一成的價格吸引了所有人前來購糧。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富戶糧商,都儘可能的大肆吃入。
但即便這樣,餘浪的糧店似乎是一個聚寶盆一般。隔三岔五的關門,又隔三岔五的開業。僅僅過去五天,各地的糧鋪也察覺到了異常。紛紛再次開業,紛紛以天下糧鋪同等價格丟擲糧食。
當那些糧商以為能挽回一點損失的時候卻發現,開鋪之後依舊門庭羅雀。稍微一打聽,頓時肺都氣炸了。自己賣九兩一斤,人家賣八兩。自己賣八兩,人家賣七兩。
這一下子,各大糧商開始急了。因為他們庫存的糧食很大一部分是七兩八兩收購回來的。這樣賣法,這不是要虧本?好,你們賤賣糧食是吧?各大糧商聚在一起一合計,老子把你們的糧店都拿下。你們有所少,我就吃多少。等把你們的糧食都拿下了,賣多少錢不是我們說了算?
第四百七十二章 餘浪失蹤 軍師大人證道盟主之位,普天同慶,加更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九州武林盟彷彿一臺巨大的高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門派,都彷彿機器上的精密零件,為整個機器的運轉提供著動力。
如此大的動靜,自然瞞不過玄陰教的耳目,更何況玄陰教一直盯著朝廷的賑災糧企圖藉此來煽動叛亂。一開始,玄陰教還製造了一些障礙,但後來發現,除了加深玄陰教與各派武林的矛盾之外,竟然沒有一點作用也就作罷。
涼州郊外,群山環繞之中。一處隱蔽的莊園坐落在此。一名玄陰教弟子跪在房中,隔著紗帳珠簾向裡面的人彙報了最近的涼州情勢。在他說了一大通之後,紗帳之內才傳出一陣輕微的動靜。
“嗯”一個慵懶輕柔的聲音響起,就像春叫的小貓一般引人無限遐想,“涼州災荒這麼快就被控制了?這天幕府倒是有點本事嘛……是不是我的那個小師叔來了?”
聲音輕笑的問道,沒有一絲一毫的惱怒,透過紗帳,一個妙齡少女正慵懶的半躺在床上,手中吊著一串深紫的葡萄悠閒的吃著,絲毫沒有為玄陰教不利的情勢擔憂。
“聖姑,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面前的玄陰教弟子將頭埋的更低了,根本不敢透過清風看吹開的春光。
“做?什麼都不用做!”
“聖姑,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的話……那教主那裡……”
“教主那裡不用擔心,反正現在做什麼都已經於事無補了。我那小師叔可真是厲害呢……竟然能想到這麼個法子!舉九州之力,救一州之災。就算我們再煽風點火也無可奈何……就涼州一地,災情不會再惡化了。可惜了……”
正如瑤池說的,寧月這一招幾乎無解。大周承平四十年,休養生息恢復民生。所積累的財富豈是常人所能想象,涼州饑荒,在常人看來是觸目驚心動搖國本,但只要操作得當,這點困難還是很容易能度過的。
各州糧商何以萬計?又何須只在北地三州購買糧食呢?只要運輸成本扣除,其糧食足以讓涼州度過此次危機。
事態漸漸的從好的方向發展,空出手來,寧月開始著手調查糧田枯萎之事。涼州各城郊外,連綿糧田無邊無際,但所有的田地裡的稻穀都紛紛枯黃。黑土依舊是黑土,但莫名其妙的沒有了生機。
寧月不懂農業,也不懂生產。但寧月還是查到的土地中的一絲異常。寧月曾命人去離州取土,兩種土放在一起用精神念力探測發現,離州取來的土中有一些天地靈氣活躍其中。而涼州的泥土之中卻仿若死寂沒有一點天地靈氣。
這一點的不同尋常也許就是關鍵的所在。寧月雖然探測到了這一點,但到底是什麼導致涼州土地靈力盡失的,卻依舊一籌莫展。
寧月奔走於涼州各個農田,所提取的土地樣本都是如此。難道真的是天罰?如果不是天罰,何人能做到讓整整一州的土地瞬間變得貧瘠?
天空再一次下起了雨,站在農田之中的寧月仰著頭望著陰鬱的天空。雨水滴落,滋潤著貧瘠的土地。但是為什麼,土地的貧瘠依舊如此?為什麼迎接了雨露,土地中依舊沒有一絲的靈力。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