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曾宣報太上皇到來,心裡慢慢地涼了下來。看著眼前一桌豐盛的菜餚,薛寶釵握著筷子的手頓了頓,終究是失了胃口。
過了一刻,鶯兒進來回稟說:“娘娘,太上皇跟前的李公公來了。”
薛寶釵一聽,忙收了臉上不愉的表情,換上一張淡淡的笑臉,等聽完李公公說的那一串兒請安吉祥的詞兒,寶釵才笑著說:“李公公辛苦了,鶯兒,還不緊著些。”
李公公手裡握著那扁扁的荷包,眼睛都笑眯成了線兒。誰不知道,這宮裡賞人的荷包,自然是越扁的越有大來頭。何況端太妃一貫是出手闊綽,這裡頭只怕是不少於二百兩。才捏著荷包攏進懷裡,就聽上頭薛寶釵笑問:“也不知道今兒個太上皇在何處用膳呢,昨日太上皇還說最愛這道糟鵝掌,誰知今日卻享用不到了。”
李公公聽了,再沒有不知道的。這端太妃娘娘瞧著溫柔敦厚的,聽見太上皇不來也不惱怒,可這一問話便能聽出來,端太妃娘娘是變著法兒地表示自己得寵呢,太上皇的行蹤再不能不說的。想罷,李公公便躬身回道:“娘娘有所不知,今兒個長春宮的賢德太妃娘娘留了太上皇用膳,太上皇心裡高興,今兒個便歇在長春宮了。”
寶釵聞言,笑容越發恬淡,“李公公自來是太上皇跟前第一得意的人兒,太上皇常說,身邊宮人如何更替,獨李公公最可心呢。”說罷,才對鶯兒道:“好生地送了李公公出去,太上皇那裡該找公公了。”
話畢,鶯兒自恭恭敬敬地送了李公公出去不提,被這麼一抬舉的李公公心裡也十分得意,不在話下。
卻說,遠在榮國府內,梨香院中,又出一事來。
原來自打寶釵有孕的訊息傳來,宮中賞賜流水一般,薛姨媽所在的梨香院自然也如同鍍了金,榮國府中的下人皆是一雙勢利眼,眼瞅著太上皇對薛家的厚待,都百般親近起薛家來。漸漸地竟把王夫人等人都倒退了一射之地去。
王夫人因著這事兒,沒少被賈母叫去說話。話裡話外的意思,都很不待見薛家。
王夫人心裡也苦得很,她固然是不想寶釵得寵奪了元春在宮裡的風頭,但是另一個,薛姨媽好歹也是她的親妹妹,那身家厚實,縱寶釵如今已進了宮,可既住在榮國府裡,那開銷方面多少還是能揩出油來的。
賈母見與王夫人說不通,只得每逢二、六之期往長春宮請安之時,在元春跟前囑咐個不停。
其實說白了,賈元春和薛寶釵明顯是一個型別的女子。
可要說到這太上皇為何更寵愛薛寶釵一些,無非是因著男人喜新厭舊的本性。再者說來,薛寶釵年紀不過十六,又是商賈出身,長袖善舞又能籠絡人心。賈元春雖也是個寬和的性子,只是因她出身侯門公府,少不得有些倨傲,故而在宮中便沒有薛寶釵那麼得人心。
這本也在賈母的意料之中,比起薛寶釵的圓滑,元春雖年長許多,又浸。淫後宮這麼些年,到底比不得寶釵從小耳濡目染,收買人心的本事終究差了一些。
賈母對這些並無法子,只得私下裡費了大把的心思為元春尋一劑方子,以期元春能夢熊有兆,他日若誕下一個皇子,不止是元春在後宮從此穩住了地位,就是賈家也能一躍而上。一個對皇位沒有威脅的小王爺,那簡直就是賈家百年榮華的護身符!
只是,等宮裡傳來的卻是端太妃有孕的訊息時,賈母簡直如遭電擊。
等她再往宮裡去見元春的時候,只見得元春雖清減了幾分,然神色間倒還算恬然。再一細細話分,才知道原來是因著寶釵的得寵,太上皇本已少往後宮去了。可元春有慎太妃從中幫助,竟讓太上皇接連半個月都宿在了長春宮。
賈母聽聞,當真又喜又驚。
喜得,不過是元春重獲了太上皇的寵愛,值此薛寶釵有孕之際,竟還能留住太上皇的人,不可謂不是元春的造化。
驚得,卻是慎太妃從不與賈家交好,如今主動示好,也不知道這慎太妃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但是眼見著這長春宮裡宮人態度和半月之前對比鮮明,又見元春臉上不時顯露幾分自得之色,賈母心中縱有驚疑,到底還是按捺下了。只得拉著元春的手不住叮嚀道:“娘娘在宮中辛苦異常,一舉一動都受人注目,萬要小心為上。”
“這兩年,太上皇的心思愈發的難猜,娘娘可得小心服侍,千萬別落了他人的口舌。”
“這是老身替娘娘尋來了的藥,還請娘娘按期服下。身在深宮,娘娘自當早日懷上龍嗣,才好打算啊。”
元春接過那藥,拿在鼻尖一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