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衣裳有些不打眼,是去年的款式呢。”
一番話說下來,讓惠妃等人也都側目去看寶釵。寶釵臉上漲得通紅,又不敢分辨,只得低垂了頭不言不語。
寧妃說了這麼幾句話,又辭了皇后等人,便帶著王夫人往鳳藻宮去了。一路上佳木蔥蘢可悅不必再提,只她一去,坤寧宮裡卻有惠妃等人竊笑不止。
皇后見寧妃帶著王夫人和薛寶釵走了,便也笑著推說今日無事,要去抄寫佛經,便不多留眾人。一時惠妃等人都散去,才出了坤寧宮的宮門,就有淑妃掩唇笑道:“我還說那婦人是誰呢,原來是榮國公府上的。”
恭妃便道:“說什麼榮國公府上,妹妹又糊塗了。那榮國公早故去了,如今他們府上該是一等威烈將軍府才對呢。”
淑妃一聽,忙也點頭道:“姐姐說得是呢,正是這樣的理兒,偏我又說錯了,該打該打。”
一行人邊說邊笑,就聽得一直沒說話的德妃忽然道:“怎麼我瞧著,那榮國府的二太太像是進宮來瞧賢德太妃的,身邊帶著一個標緻的姑娘,是怎麼個意思?”
這話說得正巧撞上了惠妃等人的心頭,不免又絮絮地說了許多話來。想到寧妃誇讚那姑娘容貌姣好,淑妃便掩唇嬌笑道:“還是姐姐你眼尖不錯,我瞧著那姑娘可不像是出身寒門。怕也不知道為的什麼事兒進了宮,說是丫鬟,誰信?”
恭妃也笑道:“不管你們怎麼想的,那姑娘通身的氣質瞧著也不錯,依我看來,說不得是她們自家的姑娘呢。這一早進宮來,說是看望賢德太妃的,誰知道到底怎麼著。別忘了,那寧壽宮裡的慎太妃娘娘可不是省油的燈。”
一語話畢,果然悄寂無聲。
好一會兒,才有惠妃出來打了個岔兒,又笑著說:“咱們也別在這兒打悶葫蘆了,出了什麼事兒,那還有皇后娘娘呢。這姑娘到底什麼來歷,咱們不清楚,賢德太妃和皇后娘娘必是清楚的了。既然她們都不聲張,咱們也無謂多說。反惹了口角,被別人聽見也不好。”
她才說完,果然其餘眾人都點頭稱是。言罷各自回宮,不在話下。
只說王夫人和寶釵被寧妃請到鳳藻宮裡略坐一坐,卻滿身的不自在。寧妃的出身說高不高,祖上和榮國公也是一樣的。四王八公里,獨北靜王與別家不同。因他家自來就是和皇家是堂親,他們這些拍馬也是趕不上的。
可寧妃能坐在這麼個位置上,其中最大的助力就是她的親哥哥。
齊國公陳翼膝下子嗣單薄,只有一個兒子,成了親還沒襲爵呢,就過世了。留下孀妻帶著一雙兒女,鎮日以淚洗面。沒多久也殉夫而去了。這寧妃打小兒在家時,因著無母教養,一直就被老封君帶著身邊教著,她大哥自然就是老國公親自教導了。
等老國公年邁,陳瑞文又長到十二三歲的時候,老國公便上了個摺子請封孫子襲爵。那時候太上皇才退位沒多久,正是不肯放權的時候。一聽這事兒,也不等皇上表態,立馬就拍案表示,這得封,還得越級封!老子死得太早也沒能襲爵,這兒子就越上一級,封三品威鎮將軍。
皇上倒沒為這事兒和太上皇較真兒,左右不過是一個虛銜罷了,也無所謂的事兒。可沒想到這陳瑞文還算得上勤勉肯上進,沒幾年的功夫,竟然也頗有些能耐。皇上對他的看法有些改觀了,所以對齊國公府上也比較寬厚。
可讓皇上錯愕的是,這齊國公卻像是誤會了他的意思,竟把小孫女也送進了宮裡盼著承寵。皇上嘴上不好說什麼,老聖人那裡卻樂得看見這事兒成了。因把皇上特地叫進寧壽宮裡這樣那樣的囑咐了一番,所以這寧妃的封號得來的彎彎繞繞實際上不過是皇上應了個景兒罷了。照皇上和皇后晚上就寢時說起這事兒,那就是“誰還能對比自己兒子還小的姑娘動什麼心思啊”。
可這話得看放在什麼人身上呢。
比如說寧妃在宮裡一邊招待著王夫人,一邊就不斷地拿眼睛去看薛寶釵。只見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不免心裡就有些計較。見王夫人坐在一邊臉上似有焦急神色,便也笑道:“怎麼宜人竟是不想與我好生敘舊的意思呢?”
王夫人勉強笑道:“娘娘這話說得沒得要我害臊了。”
寧妃卻不以為意,只看著宮人送上精緻的點心,又沏了滾滾的茶來,一時又拿捏著指間的丹寇,唇角銜著一抹嫵媚笑容,端的是風情萬種。只可惜寧妃這樣的嫵媚姿態,若在皇上跟前做了出來,興許還能引得皇上一時側目,可在王夫人和寶釵面前,這就根本沒多大意思了。
“宜人可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