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各自的目標又都近了一大步。

就在朝野上下都一遍歡欣鼓舞之時,皇帝卻突然下旨,說要回轉舊都,以長安為大漢的政治中心,重振漢武盛世。

洛陽作為東漢的都城已經兩百年了,不是說遷就能遷的。武將們倒沒怎麼發表意見,可文臣們卻基本上都上言勸說皇帝打消這個念頭。可皇帝像是已經下定了決心似的,振振有辭、引經據典的和文臣們進行了一番辯駁。滿朝文武這才發現,皇帝似乎是早有準備的。有念於此,大臣們也都不好直接反對,紛紛把目光看向了劉煜。

劉煜仔細想了一想,洛陽雖然地處中原腹地,是神州的中心,但受地理條件限制,現在它的發展已經是極限了。反觀長安,身處八百里富饒秦川之上,曹操當政時,又修道路、興水利,使其擁有極好的基礎和潛力。一旦絲綢之路打通,那麼長安的地位和發展必將超過洛陽。以長遠利益而言,遷都長安是比較明智的選擇。大不了讓它們一個作政治中心,一個作經濟中心好了!

想到這裡,劉煜不由得點了點頭。見劉煜也贊同後,滿朝文武都沉靜下來,不再反對。不過皇帝接下來的一句話,卻又讓議政大殿炸開了鍋。

“周王功高蓋世,不賞則朕心難安,民心難平。所以,朕決定,待遷都之後,就將洛陽賞賜給周王作封地。洛陽的一應事宜,周王皆可自行決斷……”

“皇上,不可啊!”中書令管寧進諫道:“即使皇上遷都長安,洛陽也應作為陪都,怎可封賞於人?”

當世大儒,侍中鄭玄也進言說:“皇上此舉,大違禮法。一旦實施,非但王爺會被人唾罵,就連皇上您,也會受人詬病的。還望皇上三思而後行啊!”

“皇上,雖然王爺掃平北地,勞苦功高,但還是不宜受封洛陽。皇上要賞,儘可封賞陳留、鄴城等富庶大城呀……”劉煜的岳父,秘書監蔡邕也提出了他的意見。

接下來,尚書省左僕射荀彧、御史大夫鄭泰、吏部尚書荀攸、禮部尚書孔融等都委婉的表示了他們並不贊同皇帝將洛陽封給劉煜的做法。

“好了,都住口吧!”皇帝揮了揮手,神色堅定的說道:“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用再說了。周王之功,不能不賞;周王之功。非洛陽不能賞!”

文臣們見到皇帝的堅決,也都沒有再勸。畢竟再怎麼說,他們也是劉煜的心腹之人。能夠出言勸一勸,就已經盡了臣子的本份了。當然不會對劉煜破口大罵,更不可能做出那種以死進諫的行為。

至於武將系列,基本上都出自劉煜的麾下,隨劉煜南征北戰,對劉煜的忠誠度甚至還高於皇帝。他們可巴不得皇帝能將皇位禪讓給劉煜呢,更何論洛陽這“小小的”一塊封地呢!

當然。皇帝的這句話,確實也讓劉煜大吃了一驚,雖然劉煜也有想過這次要好好的敲詐自家便宜兒子一番。但也只是希望能將盛產菸葉的許昌要到手,對於洛陽,劉煜可真的沒打過念頭!

劉煜不由得帶著些責怪的看向皇帝,可卻發現在他冷靜微笑的神色下。竟然含著一絲哀怨和淚水。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

站在這朝廷之上的可謂都是人精。察言觀色已經是本能了,劉煜和皇帝之間的“眉目傳情”自然是瞞不過他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居然一個個都若有所思的對劉煜露出了怪異的神情。

劉煜雖然不解,但也沒空理會他們。對皇帝做了一個讓他退朝的暗示,想要再私下裡好好的問他一問。在皇帝下旨退朝,並起身離開後,劉煜正準備跟進,卻被幾個心腹重臣圍住了。這些人都依然用那種讓劉煜疑惑的神色看著劉煜。卻又都不說話。劉煜不由得有些急了,問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這些朝廷重臣面面相覷。最終還是蔡邕仗著是劉煜岳父的身份說話了:“王爺,您這麼做恐怕不妥吧……”

“怎麼不妥啦?”劉煜微微有些疑惑。他可是常常進內宮的啊,怎麼以前他們沒什麼意見,現在卻突然說“不妥”了呢?

蔡邕微微一頓,似乎似在組織語言,接著才說道:“王爺,您現在雖然權傾朝野,但這天下畢竟還是大漢的天下,您這麼做,必然會毀了您的名聲,被天下人視為漢賊的……”

這好像有點不對啊!進了趟內宮就會被視為漢賊?別是他們和我說的不是一件事吧?揮揮手,劉煜搶話道:“等等,你先給我說說,我到底做了什麼禍國殃民的事了?居然會被天下人視為漢賊?”

“王爺你怎麼可以逼迫皇上遷都,還要他將這洛陽封賞給你呢?”蔡邕那捶胸頓足的樣子,還真有點恨鐵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