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時誰去,定下來再商量。”吳長禾難得地表了一個態。

吳小正端起了酒杯:“來吧,先不管他們,咱們在外面的人,必須得開開心心地過好這個元宵,一起慶祝咱們吳家的美好未來。”

大家一飲而盡。

在這一刻,大家忘卻了憂傷。

(第一卷完)

第158章 開學日

ps:前面有兩個155章,但上架後標題沒法改,故本章應該為158章。

推著一輛二八大槓,吳小正再一次站在一中門口。

不過這次沒有了感慨,只有了欣賞。

有人說,這個世界的美好和醜陋都是由人和景組成的,景美人好就成為了一種享受。

吳小正就是為了來享受這種美好,來彌補前世曾經錯失的缺憾。

其實他應該徑直推著車子進去的,但他站在這裡,目的是為了多欣賞一會。

因為大概十年後,這裡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得讓吳小正覺得陌生。

湘水縣一中是一座很有歷史底潤的學校。

其最早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抗戰初期,當初的國民政府在這裡成立了國立師範學院,大名鼎鼎的錢鍾書先生在這裡任教多年,並把這裡作為了其著名小說《圍城》中故事背景“三閭大學”的原型。

在抗戰末年,國立師範學院被逼南遷,這裡的舊址被改辦成了省立15中,在解放後被更名為現名。

有歷史底潤對一所學校來說是一件好事。

別的不說,光是那些古老又帶點古香古色的建築,就很有厚重感。而此時校園內隨處可見的參天大樹,也充滿了濃濃的自然氣息。

這才是一個求學的好地方!

很可惜,這裡的很多建築因為陳舊,很快就會被陸續以鋼筋水泥加瓷磚的漂亮建築所代替。

也很可惜,因為太過於自然,就難免摻雜著一些雜亂,所以這裡的自然風景也很快將被修剪得非常精緻的苗圃所代替。

相比後世那漂亮得像公園的新校園,吳小正更喜歡這種自然,因為後世的校園人工雕琢的痕跡太嚴重。

其實,一中的這種變化是中國未來幾十年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經濟剛開始飛速發展的年代,原有的一切太陳舊太古樸,所以人們渴望變化。

毫無疑問,用錢堆砌起來的現代化建築和精緻的園圃會給現在的人巨大的衝擊,於是大家紛紛向著這個方向效仿。

可當現代化建築和精緻的園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人們又重新懷念起古香古色和自然來。

很可惜,古香古色和自然是再也變不回來了的。

吳小正現在就在想,主導一中這種變化的設計師,到了十幾年之後會不會後悔呢?

無奈地搖了搖頭,吳小正推著二八大槓繼續往前走,他的目標是宿舍樓。

所謂二八大槓,是指一種車輪為28英寸的腳踏車。

這是這個年代裡最受歡迎的平民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個時代的街頭、馬路上,小汽車還不多,更多的是騎腳踏車的人。

而二八大槓是男人的專利。

騎著二八大槓,前槓側坐著孩子,車架上馱著愛人,車把上掛兩個網兜,裝著水果、罐頭,一個男人的週末拜訪就這麼開始了,一輛車載著不富足年代真實的滿足感。

現在吳小正所推的這臺二八大槓,可是這個年代大名鼎鼎的“鳳凰牌”,天津產的,看起來方方正正、敦敦實實的,黑漆的外表,電鍍的把手,相當新。

這是劉志軍轉業後新買的,現在被吳小正借用了。

吳小正之所以要借這輛二八大槓,是因為車子後架上還拉著一個木質行李箱和一套被褥。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按照學校的規定,非縣城範圍內的學生是必須住校的,尤其是初中部的,要求更加的嚴格。

這主要是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

從校門口到宿舍區還有一段距離。

一路上,吳小正可以見到很多前來報到的學生,一般是父子組合,也有是一家三口的。

一般來說,是兒子揹著一個揹包走在前面,父親扛著行李跟在後頭,有的甚至是用扁擔挑的。

在開學報到日,這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尤其是那一個個獨具特色的木質行李箱。

在多年以後,這樣的風景會逐漸消失不見,因為那個時候小車或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