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因有三:一、試問全國性的合作化高潮的到來和我村組成高階社的實際做法,符合總路線的指導原則嗎?二、全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覺悟不可能是平衡的,不平衡,幹嗎要全國一刀切地搞高階社化?怎麼一高潮,全國的發展就都平衡了?三、就是以後再教育,是報黨恩及黨指的理想重要,還是眼前的直接的真實利益重要?、、、、、、”只他說出來的這幾句話,就已經是一盆冰水了,他說出來的話,也是別人從來沒有站在他這個角度去思維過的話,還沒等他完全說完,大家就已經不同程度的瞠目結舌了。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章 、他們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

五、美麗山村的洗禮

(15)夜行客運列車象一條火龍,行駛在漆黑的原野上。

車廂裡燈光昏暗,幾乎所有的乘客全在打盹。下半夜了,李曉晴的頭,歪在楊光的肩上,楊光就偎在座背與窗壁的角上。

晨曦中,一輛行駛在原野上的客運汽車過了一座河橋後,在面對著一條橫路的丁字路口車站,停下了。李曉晴、楊光兩人,每人拎著兩個旅行袋,下了車。

這是一片平原。早晨的陽光,投出的他倆的身影,正好指向了橫路所去的方向。路口三面的田野上,全積著一層微薄的白雪。汽車向北又開了一段平道後,開始拐向東北爬向了一道丘陵坡槓、、、、、、他倆走上橫道,向距道口有一里路的一個大村子走去。

李曉晴向楊光介紹著:“這就是大王莊。在這方圓,它是最大的村子了。村的歷史,也足有四百多年。方才那條通郊車的公路,也是解放後新修的。解放前,我姨夫的家,就住在村裡的南河沿邊。我媽教書就是在這個村的小學裡,俺娘倆就一直住在我大姨家、、、、、、”

這條橫路,把個大村子分割成南北兩半,一直杵到村西,頂到從北向南的一條山槓下。他倆已經走到了山槓下,路已變窄了,且呈直角彎度順著山腳向南拐去。李曉晴提出問題:“怎麼走吧?要走這車道,拐向南,頂到河邊,從山嘴子向西繞過去,然後再向北,得走五里路吧。若是不繞,看見沒?就走這人行腰道直杵爬上去,坡陡點,上去就是山頂槓了。而上頂後,就是一面向西的坡地,全是下坡,還是向西,也就再走一里多地吧,就進小王莊了。”

楊光肩上,一前一後的搭著用毛巾繫著拎手的兩個旅行袋,一手又拎著一隻旅行袋,爬在不規律的陡於四十五度山坡小路上。李曉晴就跟在他身後,笑著保護他。只是到了一段陡於六十度的山石嶙峋的隘口的陡坡時,李曉晴才推著他的屁股,幫助他。兩人都終於大笑著走上了槓頂,放下旅行袋,要稍做休息了。

李曉晴開始喜歡地炫耀地向他說了:“看見了吧,這個山村美吧?!聽我媽說,八國聯軍攻佔了天津、北京、鬧黃毛子時,我外公正鬧義和團,殺得也只剩他一個人了,正好救了一個剛要被黃毛子侮辱的姑娘。她說她爸、媽、哥、姐、嫂子都是義和團,已都被殺死了,為了這個姑娘,他決定逃了。逃到大王莊後,現在的小王莊這兒,還全是一片樹林,荒地,連一戶人家都沒有呢。當我媽記事時,這兒已有十幾戶人家,是大王莊管的佃戶村了。等我離開這兒時,這村子裡就有四五十戶了。轉圈的地,開墾成田的和現在差不多,只是地塊之間大片的樹和轉圈的樹全沒了,連成了更大的片。原先槓坡這面的樹老多了,現在也只剩下村子裡和村西那條小河溝兩邊的一條線上有些樹。以前它一直歸大王莊管,媽說它去年高階社成立後才算獨立的自然村。”她順著楊光的視線充滿激情地更進一步地解說,“你看見了西北邊最遠處那兩個象母親躺著*向上一樣的山峰了吧,我小時候,大人告訴我們管它叫‘媽媽山’。村南邊從山口流出來的這條大河,去過的人說,就是從‘媽媽山’那邊淌過來的。山口西邊,除了汛期漲水,河水一直是清可見底,沙子與河卵石看得一清二楚。大家就都叫它‘清白河’,管村西南邊河出來的那個山口,叫‘女兒峽’。”

楊光插話地忙誇了一句:“‘媽媽山’‘清白河’‘女兒峽’、、、、、、多麼親和美麗的名字呀!”

李曉晴繼續介紹道:“看見了那清白河兩岸山林中一片片,一塊塊呈黑綠色,上邊還像有點白色的地方了吧,那是長青的松樹林,白色的點是雪;那線條向上,樹尖指天、比較整齊的一片片的,那是落葉松林。剩下的,就全是落葉雜木林了。”她情緒已開始浪漫了,“這若是夏季來,我一定帶你過女兒峽。那景象:綠水、青山,藍天、白雲,有的似金、有的如銀的各處不同色彩的沙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