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花潮、歌潮,似湧浪、似長江後浪推前浪。真是人心、春心、春意,無處不盎然、、、、、、

五月二日一早,仍是楊光跑步外出去買的報紙、、、、、、當他與李曉晴剛一走進食堂時,正值一位不知那班的男生,他邊吃著飯邊看著報紙,突然,他中斷了吃飯,大聲地宣講了起來:“今天的《人民日報》社論《為什麼要整風》裡提出了一個嶄新的令人激情澎湃的觀點。我只是想讓大家先聽為快啊!請聽”他開始照著報紙上的文字唸了,“‘無產階級革命,如*所說,經常自己批判自己。自己批判自己,是為了從過去的錯誤缺點中取得教訓,為將來的勝利準備條件。事實上,無產階級的歷史性勝利,常常是隨著徹底的自我批判而來。’”他唸完了還大聲的問了一句,“怎麼樣?過癮吧!”然後把報紙一合,一隻手拿著,用另一隻手又去繼續吃飯、、、、、、

五月七日,教室裡只幾個同學了,大家在傳閱《人民日報》社論《為什麼要用和風細雨的方法來整風》,先看完的也走出了教室、、、、、、李曉晴、楊光,張平、雲帆等同學,全分散在校報刊閱覽室內,閱讀報紙。晚上,李曉晴、楊光已遊弋於校園之中了。夜的校園裡,幾乎無處不是三五人一圍的小“沙龍”,逛“沙龍”聽議論,也成了一種即時性的時尚性的心理追求與大開耳界的樂趣。

夜色中,他倆走近一塊樹叢中的小“沙龍”,只聽一個聲音在反問:“你根據什麼?你得拿出你的衡量標準。”

回答的也是個男聲:“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共產黨,各有各的標準。我有什麼標準?毛主席在五四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詞中不是說了嘛‘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列寧主義。’我也只能是用馬、恩、列著述中他們的一些有關論斷為標準作為參考來衡量了、、、、、、水澄明,”像似在喊一個人的名字,“你給他們唸列寧的那段語錄,還有那著名的社會主義等於什麼的公式。”

李曉晴捅了楊光一下,兩個人便在一棵大樹背後站住了。小樹叢中一支電筒的光亮了,是一個女聲在讀:“列寧說:‘我們不能設想,除了從龐大的資本主義文化所獲得的一切經驗為基礎的社會以外,還有別的什麼社會主義。’”他頓了一會之後,又讀;“列寧什麼是社會主義的著名公式是:‘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系統+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的總和=社會主義。’”

李曉晴興奮了,她耳語似地:“‘水澄明’是這個女生的名字,多麼好聽的姓和名呀!和她的聲音一樣、、、、、、”

回答問題的那男聲,接著反問了:“你說,中國有龐大的資本主義文化所獲得的一切經驗的社會基礎嗎?而只有蘇維埃政權。你說中央內部的不同意見中,毛主席不重視新*主義社會的相對獨立性,只強調它的過渡性,甚至連他自己制定的過渡時期黨的總路線,他都不遵守,而是在用自己的威望、權力,使中國跑步進入了社會主義,這合乎列寧的這一論斷嗎?”他又吩咐了,“水澄明,再給他們唸唸恩格斯的關於所有制的那段、、、、、、”

李曉晴耳語地:“他們在懷疑毛主席、、、、、、”

那邊電筒下,水澄明又開始唸了:“‘發生在商品生產和私人交換出現以前的一切形式的氏族公社同未來的社會主義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定的東西即生產資料由一定的集團公共所有和共同使用。但是單單這一共同的特性並不會使較低的社會形態能夠從自己本身產生出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

那男聲又詰問了:“這條語錄夠分量吧?還有*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文中的論斷:要想建立沒有‘異化’的新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絕對必要的實際前提,’否則‘就只有貧窮的普遍化,而在極端貧困的情況下就必須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鬥爭,也就是說,全部陳腐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他停了停,“這段論斷的意思,你聽明白了吧!那麼,中國目前的生產力是什麼水平呢?是它生產出來的東西,要使中國人民都吃飽、穿暖、住好都談不到呢。難道,這麼貧窮,只是所有制一改造了,就是社會主義了?水澄明,你再給大家唸唸*給未來的社會主義在歷史程序中物質條件定位的那段語錄。”

電筒光又亮了,那女聲又唸了:“‘當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必然消滅、從而也使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必然顛覆的物質條件尚未在歷史程序中、尚未在歷史的運動中形成以前,即使無產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它的勝利也只能是暫時的,只能是資產階級革命本身的輔助因素,如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