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詩獲罪,令人扼腕。此事後來已經平反。遼人王鼎編寫了一本著作,叫做《焚椒錄》,書中所收的都是遼人的文學作品,但都是用漢文寫的。書中既收了蕭觀音的許多作品,也記載了她那一段哀感冤抑的宮廷故事。
從敵國打成了兄弟之邦
遼國立國一共才209年,一直都在和宋王朝打交道。其中從公元916年到1004年,雙方是處在戰爭狀態或者磨擦狀態,斷斷續續,打打停停的時期;從1004年到1125年,是處於已經簽訂和約的和平狀態,基本上相安無事。兩國作為敵對國家互相對峙了80多年;作為兄弟國家,和平處了100多年。
遼國建國之初,正值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五代時期,中原大亂了好幾十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老百姓為了躲避戰亂,紛紛逃到遼國管轄的地方去。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特殊現象,遼國的人口一開始就以漢人居多,契丹人只佔少數。漢人的文化又遠遠高於契丹人,所以遼國雖是契丹人統治的國家,一開始就已經全盤漢化,接受了漢人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宋遼兩國實際上都是依照中華文化的模式建立起來的,只是在契丹人的內部還保留了一點本民族的生活習慣而已。由於兩國的文化相同,更容易成為兄弟之邦。到了元代,官方甚至分不清楚漢人和遼人(契丹人)有何分別,他們在劃分族別的時候,把漢化了的遼人(契丹人)認為是北方漢人,而把南方的漢人稱為南人。
正因為宋遼兩國有許多共同之處,所以雙方在訂立合約之後比較容易溝通,容易遵守。遼國建國之後,不少契丹人都以中華文化的繼承人自居。所以《遼史》中自豪地說:“秦漢以來,帝王文物,盡入於遼,周(柴榮)宋(趙匡胤)按圖更制,乃非故物。”他們認為從秦漢以來的真東西都讓我們遼國搬來了,你們現在按照圖紙新做的,都是冒牌貨。
後來他們發現,中國的東西確實是好。但是光要中國的死寶還是不行,還要活寶(人才)。所以就採用兩種辦法齊頭並進,一是引進人才,包括引進知識分子和各種工匠;二是他們契丹人努力讀中國書學中國文化。外交使節到了遼廷,雙方人員全用漢語交談,就是遼國民間市場也用漢語,因為許多商品都是中國貨,還是使用漢語方便。據說有一次對對子,宋使在遼庭上還出了醜。遼使出上聯:“白玉石天子建碧室”,宋使對下聯“口耳王聖人坐明堂”,遼使立刻指出,“聖”字從“壬”不從“王”,說得一點不錯,他們簡直比宋人還要內行。北宋時代都當過宰相又都與遼國辦過外交工作的兩位大臣——韓琦與富弼都認為遼國學中國文化確實成績驚人。韓琦說:
“契丹宅大漠,跨遼東,據全燕數十郡之雄(據有大漠、遼東和整個燕地)。東服高麗,西臣元昊(東邊的高麗和西邊的西夏都臣服於他們)。自五代迄今,垂百餘年,與中原抗衡,日益昌熾(越來越興旺)。至於典章文物,飲食服玩之盛,盡習漢風(從高層次的文化事業到日常生活習慣,全都學會了中國人的一套)。”
富弼說得更加徹底:
“(契丹)得中國土地,役中國人力,稱中國位號,仿中國官屬,任中國賢才,讀中國書籍,用中國車服,行中國法令……皆與中國等(相同),而又勁兵驍將,長於中國。中國所有,彼盡得之;彼之所長,中國不及(我們有的東西,他都有了;他所有的勁兵驍將,我們趕不上他)。”
澶淵之盟剛剛訂立的時候,寇準估計最多可以保持幾十年的和平,結果超出了他的估計,兩國長期和平共處,從公元1004年直到1125年遼國之亡,長達100多年。宋遼之間能夠長保和平,遼國皇室傾心漢化,兩國邊境上漢人和契丹人的和睦共處,水乳交融,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遼興宗耶律宗真勤學繪畫,他曾經自繪一幅肖像送給宋仁宗,請宋仁宗回贈他一幅真容,“以篤兄弟之情”。等到宋仁宗的真容送到,遼興宗已去世,道宗耶律洪基在位,道宗竟把宋仁宗真容和遼的祖先畫像掛在一起。宋仁宗駕崩,訃告送到遼國,遼道宗痛哭流涕。遼道宗即位之初,宋廷派大學者歐陽修前往祝賀,遼國舉國轟動。遼道宗組織滿朝官員熱情接待,賓主盡歡。他自己在接見歐陽修時發了一個宏願說:“如果人生有輪迴,願後世生在中國。”
契丹人最初是作為敵國從北方打進中國來進行侵掠的,是中國自己打了幾十年的內戰,把一大批老百姓驅趕到他的轄區裡去,發展農業和工商業。石敬瑭把燕雲16州割讓給他們,他們認識到漢人在經濟與文化發展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就有計劃地籠絡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