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乃回答道:“昔高皇帝刑白馬盟誓,為有黥布、彭越之反,乃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炎劉之德,未深入人心,異姓而王,大不宜也。乃封同姓,而有吳楚七國之亂。豈高皇帝之本意耶?漢經王莽之亂,光武中興。儒道大行,使知君臣分際,自與高皇帝時不同,故同姓可封,異姓亦可也,乃避高皇帝之盟,使稱公耳。”

現在的情況跟漢高祖那時候不同啦,那年月人人都想當天下之共主,所以劉邦才防微杜漸,禁止分封不姓劉的傢伙。如今炎劉之德已然深入人心,再不會有人行英布、彭越之事啦,所以可以放心分封——只是因為劉邦當年發過那麼一個誓,所以咱不能悖逆老祖宗,要改個名字而已。

眾人聽聞,都心說這話未免太扯了。你說啥,炎劉之德已然深入人心,再不會有人反叛了?那董卓算啥?李傕、郭汜算啥?你才幫忙曹老大剿滅的袁氏、公孫氏,又算什麼?只是這話雖然人人都不以為然,卻不好明著駁。炎劉失德,群雄並起,改朝換代的風潮一浪接一浪——道理沒錯,誰敢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說出口啊?

所以是勳這話,雖然同樣堵住了眾人之口,但卻人人撇嘴,無形中就把他低瞧了三分——洗地洗成你這樣,也算奇葩了吧。

倘若是勳就此收篷,他即便打贏了,聲望也難免會下跌,郗慮在旁邊聽得直起急。正要以目示意是勳——你這話說得不好啊——就見是勳又再次舉起杯來,朝荀攸一揚:“吾之所言,非妄也,乃有先例。”

咦?眾人全都皺眉——你說我大漢朝分封異姓有先例?這話怎麼說的……高祖之後,咱封過異姓王嗎?或者不叫王,叫公、叫侯也成,然而封藩建國的,有過嗎?我怎麼不知道啊!

就連郗鴻豫也含糊,趕緊追問一句:“有諸?”是勳點點頭:“有。”隨即就端著酒杯站起身來,一瞧眾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自己身上,這才緩緩說道:“甘露二年,呼韓邪朝孝宣皇帝於甘泉宮,孝宣皇帝寵際殊禮,使位在諸侯王上——豈非不王而王者耶?”

這話一出口,辛毗當場就躥了:“此蠻夷韃虜耳,安可比附中國?!”是,我承認你舉的例子確實存在,但那是外族啊,不是中國人啊,不能拿來類比吧。

是勳把面孔一板:“佐治以為朝廷封爵之重,當分內外耶?此王莽之故智也!”

其實漢朝雖然沒有正式冊封,但主動承認的外藩國王,除了匈奴單于外也還有很多,就連匈奴的左右賢王也均得以保留了王號。王莽就覺得吧,那些蠻夷韃虜,還稱什麼王,叫什麼單于啊?乾脆把王全都降格為侯,把匈奴單于改名叫“降奴服於”,結果直接釀成了匈奴和西域、西南各國的反叛。在東漢朝,王莽那是一個標杆啊,敢往上湊的人都自然會掉價,所以是勳一說,辛佐治你的想法跟王莽一樣啊,辛毗臉色當場就變了。

是勳大可以“啪啪啪”追著打臉,直接把辛毗給打成豬頭三——問題打臉雖然爽,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而且真把汝潁派可以爭取的人物也全都得罪了,對自己又有什麼好啊?辛佐治那後來也是忠心耿耿的魏臣啊,不似荀彧一般因漢而殉,所以是勳的話點到即止,然後趕緊轉移話題:“董公仁之言,仁者見其仁,智者見其智,勳未深思,不敢妄斷。既卿等皆以為建公號為不妥,勳乃有一新意也。”我有全新的想法,你們要不要聽聽?

荀彧把身子往前一湊:“願聞宏輔高論。”

是勳環視眾人,一字一頓地說道:“可復先週五等爵也。”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

第十六章、矢在弦上

ps:看《漢魏文魁》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關於周朝的封爵系統,後世一直爭論不休,到了是勳原本生存的那個時空,普遍認為所謂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春秋以後儒家生造出來的,或者起碼是經過了加工、修飾的,正經西周時代還並沒有那麼明確和完善的體系。

查周代(包括東周)的原始典籍和金文,對於各諸侯國君的稱呼非常混亂,首先所謂的“子爵”以上,國君都可稱某某公,其次一會兒稱公,一會兒稱侯,一會兒又稱子的也不在少數。並且就理論上而言,爵位越高應當數量越少,爵位越低應當數量越多——不可能一國十元帥、十大將、百上將,然後只有二十來個中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