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護楊長帆不死。只是如今為了平倭大業,顧不得一個楊長帆了。

外加徐文長主動提出送回毛海峰,胡宗憲對於徐文長最後的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

果不其然,毛海峰剛走不久,楊長帆的腦袋就回來了。

雖犧牲了楊長帆,但送回毛海峰的確充滿了誠意,雙方就此開始了不斷的暗中往來。(未完待續。)

169 不徵之地

兩年的交往中,這兩位徽州人逐漸找到了共同語言。

汪直在大明眼裡是海寇,在東海卻被稱為船主,雖兵力雄厚,行的卻是買賣之事,始終極力避免與大明軍隊戰鬥,曾經佔舟山也僅僅是為了行商方便。由此可見,他從不想與大明為敵。

送回毛海峰與家書後,雙方聯絡愈發緊密,談到招撫之事也十分順利,只是汪直要求招撫的兩個條件,實非胡宗憲能力所及。

其一,封官進爵,這條胡宗憲努努力尚有可為,汪直畢竟也是大明出去的人,能想到最好的人生歸宿也就是這樣了。

可汪直偏偏又不滿足於此,加上了第二條——開海通商。

汪直手下數萬眾,不可能每個人都封官進爵。縱橫多年,他在海外也是有臉面的,唯有開海通商方可安置諸多部下。至於書信之中,汪直陳述利害,力證開海通商只為國富民強云云,胡宗憲卻是不在意的,只以為這是汪直為自己說辭進行的包裝。

胡宗憲想得清楚,開海通商之難有二。

其一,太祖祖訓在此,永不徵倭,片板不得入海。近三百年間,唯有永樂大帝命鄭和出使南洋,即便是這段時間,除鄭和艦隊外,百姓商人依舊不得出海。永樂大帝已是文韜武略之全才,魄力尤甚,他尚且如此,何況世宗嘉靖。

其二,嘉靖喜靜,天下波瀾不驚他方可安心修道,開海禁必將帶來無盡的麻煩,他不可能支援。如今胡宗憲的地位岌岌可危,再鬧這一出,多扣幾個帽子過來他怕是扛不住。

可眼前已陷入僵局,不拿出一些實質性的功績出來,幾個月內胡宗憲便會被劾成篩子。

不能按部就班緩緩推進了,要出奇招。

總督府後舍書房中,紙墨筆硯就位,胡宗憲親自研磨,研的很慢,猶豫不決。

徐文長靜坐於桌前:“汪直狡詐,必下猛藥。”

“文長說的是,只怕這藥太猛了。”

“不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