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基地的。
這次大明海軍南海艦隊和水師預備軍團總共來了約十五萬人,帶來的物資更是多的驚人,什麼水泥、鋼筋、鋼板等材料不下數千噸,吊葫蘆、平板車,鏟子、抹子等工具也是一船一船的,只要挖點石子,拉點沙子基本上就可以動工了。
鄭興和鄭明修建港口的經驗那是相當豐富的,不說在東南防線見過那麼多,當海盜那會兒,他們大中小型的港口基本上都親自動手建國,東南防線的炮臺和稜堡他們也參與過指揮建設,修建起星城港基地來自然是輕車熟路。
他們略微在入口處的大島四周檢視了一遍便發現,這座島嶼的確是修建海軍基地的好地方,其南邊的海岸結構非常適合修建港口,兩側的突出部位剛好可以修建稜堡和炮臺,中部和北部地勢修建一座大型城池也沒什麼問題,而且整個入口處就大島前面的水道適合通行,其他地方要麼七拐八拐,要麼暗礁密佈,根本就不適合大型戰艦透過,只要修建幾座炮臺和稜堡,甚至小船都休想過去。
鄭興和鄭明商議了一番,決定還是先建設星城港基地,至於其他地方的炮臺和稜堡,等基地建好再說,於是兩人同時下令,十五萬人一起忙碌開來。
各種建築材料被搬上小船,運到指定地點,各路人馬分工合作,挖石頭的、挑沙子的、攪拌水泥的、固定甲板的。。。。。。,所有人都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一座座炮臺拔地而起,一個個碼頭現出雛形,稜堡正在矗立,城牆正在升高,星城港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露出海平面,一個龐大的海軍基地,一座幾乎攻不破的堅固堡壘正在慢慢成型。
鄭興和鄭明一邊督促基地建設,一邊還派人四處觀察測繪,一個巨大的海峽沙盤模型也正在逐漸成型,入口處的星城港基地是按規劃做出來的,各處險要位置的炮臺和稜堡也被逐漸加進去,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防禦體系已經在沙盤上成型,而實際的建設也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因為他們不缺人員,不缺材料,更不缺錢,一切準備都很充分,進度自然奇快無比。
不到一個月時間,港口、基地、稜堡、炮臺相繼成型,而這時候北海艦隊也將數千門大炮運送過來,大炮往稜堡、炮臺和城牆上一架,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扼住了東西方的通道,一個嶄新的星城港海軍基地出現在世人面前,從此列強的艦隊想要進入南洋海域都要先問問大明帝國,同不同意!
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
要說修橋修路這種大工程,主持的人權力越大這個工程進展就越快,就好比一個普通的平民要在自己地裡挖條小水溝,那自然是隨便他怎麼挖,但如果他想從幾百裡外的大河挖條引水渠過來,那首先不說沿途的人會不會讓他挖,就算讓他挖,他也挖不出來,因為他沒人啊!
大明就是朱慈炅自己家的地,他要修條鐵路自然是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要人,隨便拉上去就是七十萬勞力;要材料,鋼鐵廠那鐵軌已經堆積的跟山脈一樣了,各地州府縣鄉石子枕木都在向沿線聚集;誰要敢說不準打我這過,一句”皇上有旨“,立刻爬開,不然就死開,這個死可不是形容詞,那是真要命!
總之,各方面都在積極參與,整個鐵路的建設快的驚人,三個月,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十月初金陵府到思明府的鐵路就修通了!
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的機械廠這幾個月也不知道造出了多少火車,朱慈炅原本想著是調集八十多輛火車一次把二十萬大軍和隨行人員全拉過去,但是這次出征南洋的可不止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而且打仗也不光是人過去就行了,各種物資都必須運送到位,沿線各地都在拼命調集物資,火車根本就不夠用。
為了不影響其他個方面的進度,朱慈炅最後只調集了四十多輛火車,就拉著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隨行人員跟他一起前往思明府,至於邊防軍第二軍團,朱慈炅乾脆讓北洋水師把他們從海路送過去。
這次兵發南洋可以說是大明曆年來少有的幾次特大行動之一,隨行人員自然少不了:
秦明月和曹化淳自不必說,這是保護他安全,照顧他起居的,必須帶上;
兵部尚書孫元化也要帶上,協助他管理軍隊的;
戶部尚書程國祥也要帶上,協助他管理後勤的;
通政使司通政使吳梅村這次也帶上了,如此大的行動,宣傳工作必須要跟上;
還有鄭成功也要帶上,這小子就快成年了,以後可是要替他統帥海軍的,這樣的大戰自然要帶他去學習學習;
還有鎮南王鄭芝龍也在金陵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