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部分

是阻止不了文官拉幫結派,貪汙腐化啊,貪官是抓不完的,大明朝都抓了幾百年了,還不是照樣有貪官。“

朱慈炅聞言,點頭道:”對,貪官是抓不完的,只有立下規矩,防微杜漸才行,朕要跟你說的就是這個。“

朱由檢更不理解了,他不由問道:”立規矩,立什麼規矩?“

朱慈炅不答反問道:”五叔,你有沒有想過內閣改組之後怎麼處理政務啊?“

這個朱由檢還真沒想過,他這不正要勸阻朱慈炅改組內閣,下放權力嗎,怎麼會去想內閣改組以後的事情呢,他不由尷尬的搖頭道:”這個,微臣還沒想過。“

朱慈炅點頭道:”嗯,沒想過正好,朕先給你說說,你好好想想,再立個章程出來。“

朱由檢這會兒還真不知道怎麼帶頭去治理一個國家,他這十多年來說白了就是個批閱奏摺的機器,看別人的施政方案看的多,但是自己卻沒有負責過什麼具體的事情,總得來說就是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幾乎沒有。

這會兒皇上肯提點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在他眼裡,自己這個侄兒簡直就是個神,無所不能!

他不由誠懇的道:”還請皇上教誨。“

朱慈炅想了想,解釋道:”其實這個也不難,日常小事的話你可以交給下面各部尚書處理,比如說哪裡要小額撥款你可以交給戶部,那裡要給犯人定罪你可以交給刑部,那裡缺五品以下的官員你可以交給吏部,大點的事情你可以組織大家開會商議,比如五品以上官員的提拔,你可以讓他們提名,把提拔的理由講清楚,大家一一舉手,誰贊成的人多,就提拔誰。“

如果這樣的話,他好像是輕鬆了,但問題每天那麼多奏摺,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小事不還得先區分出來,那跟批閱奏摺又有什麼區別呢,只是沒有批示而已,看不還是每個奏摺都要看。

他不由提醒道:”皇上這個大事和小事區分起來也很費時間的,跟批閱奏摺的時間差不多啊。“

朱慈炅搖頭道:”這個不用你去區分,不是還有副總理大臣嗎,你可以讓他們去區分啊,兩個不行可以再提拔幾個嘛,三個,四個,五個都沒問題,你這個提醒的好,回頭我把《大明崇正律》改一下,內閣副總理大臣改成若干個。“

《大明崇正律》不能隨意修改那是說他的子孫後代不能隨意修改,在他崇正皇帝手裡,還不是想怎麼改就怎麼改,他也不能保證悶頭一陣編就能編出個完全問題的法典,他的想法就是慢慢實行,慢慢修改,到完全沒有問題了再定稿

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

朱慈炅對內閣的管理十分上心,因為內閣負責制就是《大明崇正律》的核心,內閣也將是未來大明的行政中樞,可以說內閣的管理直接關係到《大明崇正律》的成敗。

其實,在這方面,他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借鑑,因為他所推行的君主制憲是後世沒有出現過的一種政體,他只能結合自己的設想和後世一些相關的管理方法來引導自己的五叔朱由檢,讓他慢慢去摸索,去實踐。

反正他還年輕,來日方長,有的是時間來實踐,來改進,他相信經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的摸索,總能整理出一套適合現在大明形勢的管理模式。

他是講的津津有味,一會兒一個想法,一會兒一個新鮮名詞,什麼崗位責任制,什麼少數服從多數,什麼施政綱領,什麼工作總結報告,什麼監督機制等等等等,講的不亦樂乎。

朱由檢就難受了,因為這些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東西,讓他一下就理解,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囫圇吞棗,先記住再說。

好不容易捱了將近一個時辰,在他腦袋都快要記炸的時候,皇上終於說完了,他連忙告辭道:”皇上,微臣先行告退了,今天的奏摺微臣還沒開始批閱呢。“

朱慈炅聞言,意猶未盡的道:”嗯,那就先到這裡吧,五叔以後經常來啊,我們好好商議一下改組後的內閣該怎麼管。“

朱由檢差點沒一下摔桌子底下,還來啊,這奏摺還要不要批閱了,他一天可忙的很,像今天這樣耽誤一個時辰,晚上還不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才能把奏摺批閱完呢,一次兩次還可以,要天天這樣搞,非得把人累垮了。

他略帶為難的道:”皇上,這個,您也知道微臣每天都要批閱那麼多奏摺,實在是沒時間來聽您的教誨啊!“

這個簡單啊,朱慈炅提議道:”要不這樣吧,朕明天召集內閣大學士和各部尚書開個會,以後內閣票擬的時候直接將奏摺分成兩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