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更為難得的是他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衝鋒陷陣。

他善於馭下,士兵願意替他效死力,有史料記載:“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他還善於練兵,明末三大精銳之一的“天雄軍”就出自其手。又善奇襲,經常以幾千府兵大戰十幾萬甚至幾十萬賊寇而勝之。

這個猛人到底有多猛呢?看史料中的一段記載就能略知一二:

象升每臨陣,身先士卒,與賊格鬥,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升額,又一矢僕伕斃馬下,象升提刀戰益疾。

賊駭走,相戒曰:盧象升遇到就死,不可侵犯!

第二位猛人孫傳庭,字伯雅,代州鎮武衛人,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生,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一表人才,多有謀略。這位猛人也是戰功赫赫之輩,農民起義軍在他手裡幾近覆滅:

比如農民軍首領闖王高迎祥,欲自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領秦軍鎮守,高迎祥無法攻克,遂意圖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孫傳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勞,激戰四天後,高迎祥潰敗,後被俘,送往北京處死。

又比如農民軍繼任首領闖王李自成,陝南一戰孫傳庭指揮五路兵馬採用分兵堵截,機動設伏戰術打退了馳援陝西起義軍的馬進忠、馬光玉所部,又與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闖王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僅以18騎兵突圍而走。

至此,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被鎮壓下去,明軍情勢大好,可惜清軍在此時攻入長城,崇禎帝急調洪承疇與孫傳庭回京防禦,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孫傳庭戰功標榜,可以說是崇禎手中一張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的說法。

至於最後一位猛人,新科狀元史可法就更不必說了,獨守孤城,以身殉國,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至於那些說什麼史可法指揮無能、御下無方什麼的,那都是胡說八道。一個無能的人能當上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當滿朝文武和南明皇帝都是白痴嗎?

華夏民族極為每次被異族欺凌都不是因為將帥無能,主要原因都是出了一幫貪戀榮華富貴,媚顏屈膝,沒長骨頭的無恥之徒。

這幫人最無恥之處不在於他們投降異族當了漢奸,而在於他們當了漢奸之後的所作所為,歷朝歷代的無恥漢奸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喜歡顛倒黑白,混淆視聽,在他們嘴裡:

精忠報國那是莫名其妙,岳飛死的莫名其妙、盧象升死的莫名其妙、孫傳庭死的莫名其妙、史可法死的也莫名其妙。他們就是要讓人誤以為精忠報國的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只有媚顏屈膝去當漢奸才能享盡榮華富貴!像洪承疇投降了過的多好,封疆大吏,像吳三桂投降了過的多好,平西王!那些無恥之人還給他找了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藉口,我呸。

總之,國之將亡就會出現一些無恥之尤的畜生,這幫人一次次重新整理著無恥二字的下限,在他們的腦海裡沒有國家,沒有民族,沒有下限,他們自私自利,無恥之尤。。。。。。

想起那些漢奸走狗就生氣,不說了,說多了會出事。

繼續上文。

總之,盧象升他們五人都是猛的連死都不怕的猛人,為國捐軀,慷慨之極。

雖然這些人在崇禎手裡都是戰死沙場的結局,但現在已經不是崇禎了,而是崇正。

朱慈炅看中的就是他們精忠報國、無怨無悔,像洪承疇、左良玉、吳三桂那些報國還講條件的,稍有不順就投降的,讓他們見鬼去吧。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崇禎皇帝最大的缺點就是多疑,他的眼光並不差,看中的人都是很有才能的,但是一旦人家做出點成績來,他就開始懷疑,開始排斥,害得這些人最後都不得善終。

朱慈炅當然不會這樣,他已經下定決心全力培養這五人,三國演義裡蜀漢有“五虎上將”名垂千古,從此,大明也有了“五虎上將”,這五人必將名震當世!

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

時間不知不覺進入了夏季,京城雖然地處北方白天卻也一樣的熱浪滾滾,就在這樣的大熱天裡,神機營的校場卻是旌旗招展,一千名官兵排著整齊的陣型,站在校場中央,雖滿頭大汗,卻紋絲不動。

原來秦良玉帶著盧象升他們訓練了幾個月,終於練出了一個比較實用的陣法,名曰疊浪,就是令士卒站成三排以上的方陣,根據戰場情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