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的天雄軍強就強在凝聚力上,這個凝聚力並不是那些磚家所分析的是因為大家都是父子、兄弟、親友、同鄉、同學關係,而是因為盧象升身先士卒,因為盧象升能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史書給盧象升的評價就是,他善於馭下,士卒願意替他效死力。
讓士卒願意替你效死力可沒那麼容易,而盧象升就有這個人格魅力。
一般人如果猛然之間有了五百萬兩,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要好好享受一番,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不管是不是軍費,五百萬兩,用個幾千兩總沒問題吧。但是他沒有,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享受,而是士兵的溫飽。
所以,五百萬兩到手以後,他沒有想過要為自己花一分錢,但一聽說士兵們要發棉衣、靴子、棉被,他毫不猶豫的就訂了,要發軍帳,訂,要準備糧草,訂,一百多萬兩花出去他眉頭都不皺一下。但一涉及到他自己,一個帥帳就多四十兩銀子,他都捨不得花。
還有,一般人如果榮升一省總督,起碼要大擺筵席,廣宴親朋,他卻是一接到任命就往太原趕,從來就沒想過要慶賀的問題。
到了太原他也沒有去應酬當地官吏的宴請,而是帶著親衛整理營地,準備迎接新兵的到來。
現在曹文詔帶著一眾將領和一千關寧鐵騎來了,他的幹勁就更足了,營地整理完了,他竟然帶著眾人開始為新兵扎帳篷了!
這個連曹文詔都看不下去了,規勸道:“紮營也是新兵訓練內容,您這都替他們紮好了,他們豈不是連紮營都學不會!”
盧象升卻回答道:“以後紮營的機會多的是,我這給他們扎個樣板出來他們就知道應該怎麼紮營了,再說他們都是從山西各地趕過來的,一路勞頓,先讓他們休息一晚才有精神,大不了過幾天就讓他們拆了再重新紮一次!”
曹文詔拗不過他,只得跟著他一起紮營,兩千多人扎一萬來個軍帳其實也費不了多少事情,就算平均每人每天只能扎一個軍帳,五天時間也就扎完了。
於是一個月期滿,等新兵們前來報到的時候發現營帳都整整齊齊的紮好了,而且軍服、靴子、棉被都按人頭分別堆放在營帳裡,他們只要換上衣服隨著軍官們去領武器就行了!
當他們聽說這是總督大人帶人親手給他們紮好的,為的就是能讓他們第一天能好好休息一下,一個個都感動的不行了,有這樣的將領,下面計程車兵好意思不聽他的嗎?
當然,這個營帳據說是過幾天就要拆了重新紮一遍的,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哪怕是拆了重新紮十遍呢,關鍵是將領能為他們著想,跟著這樣的將領讓人感覺心裡踏實。
在盧象升的規劃下,營地裡一切都井然有序,去武庫領武器的時候卻出了問題,倒不是武器數量不夠,畢竟大明曾有兩百多萬軍隊,這些軍隊去屯田的時候武器都是要上繳的,就算再來十萬人武器也是夠的。關鍵是這武器的生鏽了,保養的再好,放個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不生鏽那是不可能的。
刀槍盾戟什麼的倒還罷了,把表面的鏽跡磨掉湊合著還能用,這弓箭就不行了,弓身已經鏽的沒什麼彈力了,弓弦更是一拉就斷,壓根就用不了了。
怎麼辦呢?崇禎朝那會兒盧象升是自己組織人造了一批強弩,令賊寇聞風喪膽,現在他強弩都不用造了,還有更厲害的燧發槍呢,皇上可是保證了,一個月最少給他發一萬把新型燧發槍,這比他自己造強弩快多了。
盧象升見弓箭都不行了,乾脆就不要弓箭兵了,全部換成長槍,燧發槍裝上刺刀之後近戰就更長槍差不多,先讓士兵訓練一下長槍的突刺和格擋也好。
那這十萬大軍具體怎麼分類呢?大明軍隊的標配一般都是三七開,也就是說十萬大軍裡面一般都是三萬騎兵,七萬步兵。但由於長年沒有參加戰鬥,有的軍戶甚至是幾輩子都在屯田,騎兵的戰馬數量已經嚴重不足了,特別是西北大旱以來,人都吃不飽了,誰還有心思管馬啊。所以這次招來的新兵,帶了馬來的才堪堪兩萬人,那兩萬匹馬裡面,真正能當戰馬用的也就一萬來匹,其他的要麼瘦骨嶙峋,要麼老態龍鍾,更有的是騾子是馬都還有待分辨!
盧象升沒辦法,只得在十萬新兵中剔出一萬體質較差的,每人配備一匹沒用的戰馬,直接讓他們當運輸兵得了,至於馬車,車輪子倒是可以買現成的,車身那就自己造吧,整個馬車買下來畢竟太貴了,山西多山,木頭還是不缺的。
剩下的九萬人馬,盧象升做了詳細的劃分,一萬騎兵由前鋒總兵曹文詔統領,副將張弘業則統領兩萬刀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