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把獲得的獎盃從廣州拿回來放到你的辦公室裡。”

唐光劍感動地說:“到時候我一定備豪宴為你慶功。”

()好看的txt電子書

“OK、OK”,朱丹在那邊說,“好了,劍哥,我們今天就聊到這裡。”

“OK。”唐光劍也跟著學了一句,停了一會,他說:“我太高興了。”

“我也一樣。”朱丹說,“好了,劍哥,拜拜。”

“拜拜。”唐光劍說。聽見朱丹掛了電話,他才把電話掛下。

唐光劍轉過椅子,極度的興奮使他呼吸變得急促。突然,他雙手發狂般地一掃辦公桌上的那些報紙,然後雙腳交叉著翹在辦公桌上,身子順勢往轉椅靠背一仰,閉上雙眼,進入幸福的沉思狀態中。不一會兒,兩滴淚水順著唐光劍的眼角輕輕地滑落到他的雙耳邊。他的確太高興了,這種激動是發自肺腑的。

正如朱丹所說,他的成功與唐光劍的大力支助有關。

從在惠州掙到第一筆錢開始,唐光劍就準備實施在他心中醞釀已久的一些計劃了。收購併裝修後來命名為“文化大廈”的大樓就是其中一招,接下來他要花錢為那些有潛力的還未出名的業餘作者解決出書難的問題。

朱丹成了幸運兒,這位來自湖南常德的才子和唐光劍是北大校友。朱丹也是學中文的,大唐光劍一屆。和唐光劍所不同的是,朱丹確有文學才能,這一點從他的口才文章中可以體現出來。

唐光劍到深圳後,從一些校友那裡得知朱丹在原籍文化館當普通幹部,並一直埋頭寫書,卻沒見發表。

1993年春節過後,朱丹在一些同學的勸說下,毅然辭去了家鄉的鐵飯碗到深圳謀生。在校友們的介紹下,朱丹認識了已暴富的唐光劍。朱丹在同唐光劍閒聊中說自己寫了幾個長篇小說,其中有一本叫《青春是一盤散沙》的內容就是寫他的大學生活。唐光劍覺得這書名起得挺有意思,便讓朱丹把手稿拿給他,說自己一定抽空閱讀。誰知一看還放不下手了。當唐光劍得知朱丹的這部書稿在多家出版社卡殼的實情後,當即答應出錢讓朱丹自費出書。就這樣,《青春是一盤散沙》在唐光劍的大力資助下很快於1993年5月被一家頗具實力和名氣的大出版社發行了單行本。令朱丹始料未及的是,該書在市場上的發行出奇的好,雖然很快有了盜版本,但出版社的訂單仍不斷飛來。於是第一版第二次印刷又很快於同年7月份上市。這樣的銷路使朱丹不但返還了唐光劍的頭本,自己的腰包也有了不少的合同版稅收入。而最重要的,是朱丹一夜之間成了名人。

《青春是一盤散沙》的小說暢銷引來了不少精明製片人的注意,於是就有人來找朱丹商談購買小說的版權事宜。朱丹把此事跟日理萬機的唐光劍一商量,唐光劍明確表示由他出資聯絡攝製單位拍攝此劇。作出這一決定並非唐光劍一時頭腦發熱,他從該書在讀者中引起的共鳴已得到了某種啟示,那就是由《青春是一盤散沙》改編的電視連續劇上演後一定會火。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隱患(30)

經過對幾家有實力的攝製機構的慎重考察,唐光劍和朱丹最後選擇了在國內很有名氣的“廣州南國影視中心”作為攝製單位。於是,唐光劍成了該電視劇的總策劃之一,朱丹成了總監製之一。一群槍手在朱丹的指點下,很快就拿出了電視劇本,而掛名上只有朱丹一人……待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長篇同名電視連續劇於1994年3月1日正式開機,攝製組的總部就設在剛裝修不久的“文化大廈”裡。

在與“廣州南國影視中心”的頭頭打交道的過程中,唐光劍有了一個意外收穫,那就是把任“南國影視中心”的法律顧問孫正海招到了自己旗下。孫正海是山西大同人,畢業於北###律系,和唐光劍有校友關係,後在北京政法大學讀完博士學位。孫正海的年齡比唐光劍大,1960年出生,1978年進的北大,1988年讀完博士。1990年,孫正海和幾個律師在廣州開了一間以故鄉名稱命名的“廣州大同律師事務所”。這間事務所由於專門接那些行政部門與市民之間糾紛的官司,很快成了某些高官政要的眼中釘。1992年初,孫正海的“廣州大同律師事務所”的資格證被有關部門吊銷了,與此一同吊銷的還有他的律師資格。

唐光劍的潛意識裡就是想找到一個象孫正海這樣才華和反骨並存的奇人,現在算是找到了。

巧的是,孫正海也看中了唐光劍身上常人不具備的一種潛能,他認為自己和唐光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