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我已經跟父皇說了,以後過來給您侍疾,您老人家臥病在床多年,兒孫眾多,竟然沒一個過來侍疾的,這也太不像話了,以前我年紀小,母妃又過世了,沒人教導我,不懂事,竟不知道過來給皇祖母侍疾,現在年紀大了,懂些事了,便想孝順孝順皇祖母。”
李太后暗道,怡平郡主這口氣,是在指責別人不來侍疾吧?這是她跟哪個弟弟或妹妹有矛盾?
沒人侍疾,那也是她吩咐的,要靜養,不能被打擾,所以才沒讓眾人過來的,要是她想讓眾人過來,難道還有人敢不過來嗎?要知道這年頭可是以孝治天下,兒孫們要敢不來,得了個不孝的名聲,那還得了?所以怡平郡主這指責,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雖然怡平郡主的指責站不住腳,但李太后只當沒聽到,笑道:“不需要你侍什麼疾,有李嬤嬤她們在就行了,你小小的人兒,從小金尊玉貴長大的,哪會侍候人呢。”
這是李太后的真心話,畢竟李嬤嬤等人都是常年侍候她的,都用習慣了,也細心些,怡平郡主一個小姑娘,哪有這些常年侍候人的人細心呢?到時別說侍候的她身體舒適了,別侍候不好,讓她病重了就不好了,她可不想自己再躺到床上,為了自己身體著想,李太后自然不想開這種玩笑,所以便這樣拒絕了。
要不是實在擔心自己的身體,要是身體沒什麼問題,她早讓楚清妍過來侍疾,好折磨她了,這還不是不敢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所以連這種手段也不敢使出來嗎?
怡平郡主看李太后不願意自己在這兒,不由急了,畢竟她好不容易突破防線來到這兒,要還被李太后打發回去了,那她還怎麼實行自己的計劃?於是聽明白李太后的顧慮後,當下便道:“孫女兒會用心跟李嬤嬤他們學,一定把皇祖母侍候的舒舒服服的。”
她本來的確是準備過來侍疾是假,攀李太后這根金大腿是真,但這會兒見李太后怕她侍候不好,不願意留下她,她一急,就只能做這樣的保證了。
她這樣一保證,李太后也就猶豫了,當下便道:“那好,你跟著李嬤嬤好好學吧,學好了,再來照顧祖母不遲。”
天大地大自己的身體最大,所以她才不會一聽怡平郡主要照顧自己,也不管她會不會照顧,就答應呢。
李嬤嬤看李太后同意了,就不由暗中一笑,暗道還真走到了這一步,看來到時怡平郡主要吃點苦頭了——皇帝已交代過了,如果怡平郡主非要學,就“好好”教她,務必讓她學的比她們好,這樣她才能侍候太后娘娘,要不然比她們侍候的差,太后要她侍候做什麼呢?
而侍候人這種事,她們當年都是苦過來的,深知其中的辛苦,怡平郡主一個養尊處優的小姑娘,從沒吃過苦,如何受的了呢?她們都不用特別為難她,只要她能做到她們當年那樣,就算她有本事,要真能這樣忍耐得住,那她也服了她了——那樣的話,估計就只能讓太后病重點,然後讓這丫頭離開,好讓太后靜養了,不過依李嬤嬤估計,是不用走到那一步,怡平郡主堅持不到那會兒的。
而怡平郡主哪知道侍候人是多麼辛苦的事,當下看李太后答應了,還覺得自己的目標達成了,高興地應道:“是!孫女一定好好學!”
其實她學侍候李太后是假,想趁這機會跟李太后拉近關係是真,只要關係拉近了,到時也許不用她侍候,她就能在李太后跟前,想告哪個告哪個了,狐假虎威雖不好聽,但實用啊。
想到這兒,怡平郡主覺得自己有必要增強實力,於是轉了轉眼珠子,便道:“皇祖母何不將李表姑她們接來一起照顧您呢?”
怡平郡主也聽母妃說過,李太后當年還曾想著讓孃家侄女進宮的,結果因身體不好,也沒法勞神安排,但現在,怡平郡主覺得,她應該雙管齊下,李太后負責找麻煩,這李表姑就負責奪楚清妍的寵,有李太后保駕護航,到時生下皇子,跟楚清妍的兒子爭奪皇位,到時要爭奪成功了,楚清妍母子就會跟當年的秦皇貴妃還有大皇子一樣的下場。
李太后自然不知道怡平郡主的想法,這時聽了她的話,暗道,反正怡平郡主一人學是學,孃家侄女跟著來學也是學,而且,以前她一個人勢單力薄,怕將侄女招進宮來自己又沒精力照顧她,到時沒法在後宮廝殺出一片天地,跟自己當年那樣無寵,所以就沒在秦皇后倒臺,不用擔心低秦家人一頭後,仍沒將侄女弄進來,但現在,有怡平郡主相幫的話,也許自己不出面,侄女都能在宮裡混的不錯了,於是便點點頭,笑道:“好,讓她跟你做個伴。”(未完待續。。)
第二二九章 拉攏丁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