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戰中不能使用汽油,可是,一旦城破,那就啥也顧不上了,只能拼了老命地把汽油灌進去,能幹掉多少洋鬼子算多少。不過,那個時候,坦克和裝甲車的危險性應該小了很多。洋鬼子就算真的衝進城來,他們的炮兵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湧入,沒有了炮兵的威脅,使用汽油的坦克和裝甲車所面臨的危險只剩下自爆了,這點兒險,還是值得冒的。
林宗正中將知道,英法聯軍的兵力不足,想要對天。津進行全面的進攻顯然是不可能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派些部隊到其它方向佯攻,而把主要的兵力集中於一點。從地圖上看,這一點,很可能就是天津西面。以西面為主攻方向,進可攻,退可逃,顯然要方便得多了。經武清一戰,那個蒙哥中將應該學乖了,他應該知道,共和軍跟他們想象中的中**隊可不大一樣,憑著他的兵力也不一定能夠戰而勝之,當然是要先想好退路了。
而且,此次共和軍大舉北上,所經之處,驅趕清廷勢。力,剷除洋鬼子留下來的東西,搞得轟轟烈烈的,蒙哥中將不可能不知道。也就是說,如果短時間內拿不下天津的話,他很有可能陷入共和軍的包圍之中,從西面發動進攻,一旦面臨著最緊急的情況,他們就可以迅速退到永定河北岸,同時把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上的臨時浮橋拆去,共和軍就算有著快速機械化部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讓大部隊連渡三條大河,足可以給蒙哥中將留下兩三天的逃跑時間。
因此,無論從那個方面考慮,西面都是英法聯軍。的主攻方向。既然如此,他林宗正就可以在西面大做文章了。兩百多輛坦克和兩百多輛裝甲車可以全部安排在西面城門一帶,等待最佳的出擊機會,也可以省一些燃料。火箭炮的燃料問題不是很大,可是,也得部署在西面一帶,爭取把對方的炮兵遠遠地趕走,給步兵和臨時兵團創造出合適的戰機。
現在,對林宗正。中將來說,最感頭痛的不是別的,正是大沽口炮臺。這個炮臺,對林宗正來說,就跟雞肋差不多。守吧,孤身在外,很容易遭到英法聯軍的強攻,那裡又無法放下太多的兵力,很是危險。可是,如果不守的話,一旦四國艦隊回來,沒有了炮臺的威脅,他們就可以直接衝進碼頭附近,對天津城展開炮擊。以林宗正手中的炮兵實力,根本就無法對抗四國聯軍艦隊。一五五毫米榴彈炮,想打穿戰列艦的裝甲,實在是太難了。畢竟,現在的戰列艦跟幾年前的鐵甲艦不大一樣,而林宗正手中的一五五毫米炮彈,也不是從原世界帶來的正宗的具有極強穿甲能力的炮彈,威力要小得多了。也只有大沽口炮臺上的那些大口徑火炮,才可能給對方造成一些威脅。
林中將一直在想,要不然,乾脆把大沽口炮臺讓給英法聯軍算了。反正共和軍主力部隊一到,英法聯軍也只有逃命的份兒,炮臺早晚還得落到自己的手中。只是,捨棄炮臺,一來真的有點兒捨不得,好不容易才拿了下來,還沒有捂熱就得讓出去,感覺太虧了;二來,炮臺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對進攻的英法聯軍也可以造成一定的威脅,對天津守軍來說,多少也算是一種助力。在沒有拿下炮臺之前,對方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對付天津,這對守城相當的有用。從某種方面來說,炮臺就是一個誘餌,逼迫英法聯軍不得不去進攻,從而給天津守軍爭取了時間。
此次的天津攻防戰,對雙方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在共和軍主力到達的時候,天津在那家的手中,說不定會直接影響到戰爭的程序。因此,從理智上講,堅守大沽口炮臺,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策略。只是,要達到這個目的,炮臺上的守軍就得有當棄子的意識,主將也得有個壯士斷腕的膽略。對於一向珍重士兵生命的共和軍來說,這真不是件容易做決定的事情。
在權衡了多方利弊之後,林宗正中將還是覺得,堅守炮臺,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沒錯,如此一來,炮臺上的守軍損失將相當慘重。可是,他們並非無目的犧牲的,他們的犧牲,不但可以給天津守軍爭取到時間,還可以減輕天津守軍的傷亡,從整個戰術上看,這是最佳選擇。雖然對於炮臺守軍來說有點兒不公平,可是,戰爭就是這樣,很多時候,主將都不得不做出有違心願的決定。!~!
..
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退兩難
一九零零年十月十六日凌晨,天津西北約二十公里的地方。
整個晚上,蒙哥中將都沒有睡個好覺。好不容易渡過了永定河,趕到了離天津才不過二十公里遠的地方,按理說,現在的蒙哥中將應該是戰意昂揚才對。只是,八天前莫明其妙地被共和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到現在,蒙哥中將都還沒有真正緩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