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這個年代也就算是偏低了一些,可是對唐豆來說這滿大街上的東西只要是開價往外賣的就全都是漏,唐豆甚至連價都懶得還,估計那些古玩店的掌櫃的都把唐豆當成了一個人傻錢厚的二百五。
其實他們哪知道唐豆把這些物件拿回現代,那利潤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想象的。
就比如唐豆花了二百個大洋買回來的那一對雍正年間的胭脂水釉蓋碗來說吧,這對蓋碗放到他的古往今來去賣,沒有四百萬絕對不會讓你拿走。
二百個大洋等於四百萬,這個帳好算吧?
告訴你,那是別人,對唐豆來說這個帳不是這麼算的。
唐豆這小子手裡的這些大洋券根本就一毛錢也沒花,是他在民國政府金融體系崩潰之後,用從大街上撿來的法幣往前穿越了幾年兌換來的。
國民政府的金融體系真是混亂得一塌糊塗,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民國政府開始發行法幣,法幣作為本位制貨幣流通,限期收回其他貨幣。發行之初,法幣與銀元的兌換比例是一比一。
到1948年,國民黨為了挽回敗局籌措軍費,又開始發行金圓券,發行之初,金圓券與法幣的兌換比例是一比三百萬。到後來敗局已成的時候,老百姓根本就不認任何紙幣,那時現大洋與法幣的兌換價格竟然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一比六萬億。
揹著一口袋法幣換不回半口袋粗糧,在那個年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老百姓從剛開始時的拒收法幣,到最後乾脆就用來生火做飯當柴禾燒。
而民國政府金融體系的崩潰對唐豆童鞋來說卻是巨大的發財機會,他拿著1948年沒人要的法幣穿越到1935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兌換銀元券,簡直就是無本幾萬億倍的利潤,他拿著這些銀圓券就算是橫掃了整個海王村、整個琉璃廠都不會眨一下眼的。
當然,唐豆童鞋也是花了一些功夫的,他要用後來發行的那些超大面額的法幣穿越到發行之初兌換成1935年版本的,再帶著1935年版本法幣的去兌換銀圓券或者是袁大頭,也麻煩著呢。
能夠利用通貨膨脹可以趁機大發國難財的,恐怕除了唐豆以外,這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人了。(未完待續。)
第153章 蘇東坡獲恩賜
穿越回來,唐豆整整忙了一天,把自己‘小超市’裡所有的古玩都拿到遠古時代自然做舊,連同那幾千枚天顯通寶也重新處理了一下,這一次就更加完美了,從他手中拿出來的古玩甭說是專家了,就是最精密的科學手段也得得出這東西就是從古代傳下來的結論。
這個話說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也是一個精細活,就比如唐豆剛剛從唐伯虎那而拿回來的華佗那兩套醫書以及唐伯虎親筆抄摹的副本吧,唐豆把它們同時送到遠古時期,然後還得按照它們各自距離現在不同的時間拿回來。
拿回來之後,唐伯虎的抄摹本雖然變得古樸,但是紙張依舊還保持著一定的柔韌性,品相依舊完好。
可是華佗的那兩本原著拿回來之後卻是已經到了紙張年限的臨界點,紙張乾枯脆弱老化嚴重,連翻動一下都有極大的可能會造成損壞。
古玩行裡常說紙壽千年,那是指在平常狀態之下,如果是在一個相對密封乾燥避免陽光直射的環境之中,僅靠空氣的自然氧化,紙張的壽命可以達到三四千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在我國文物考古工作中,就曾經出土過東漢年間的紙張,出土時墨跡依舊清晰可見,而且這還不是在刻意儲存的情況之下。
華佗生活的年代也是在東漢末年,距今一千八百多年,他的著作能夠被完整的儲存下來也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不過這兩套書拿回來之後唐豆也不敢等閒視之,他小心翼翼的捧著已經有不少殘缺的書冊分被裝進密封袋中。用氣筒抽去空氣密封包裝好之後,這才鎖進了古籍類的保險櫃之中。
這一天下來,唐豆又把自己忙得跟灰孫一樣。躺進浴缸裡泡澡的時候竟然美美的睡了一覺,等到他被電話鈴聲吵醒的時候竟然已經是晚上了。
唐豆應付完電話,又給楊燈等人打電話過去胡亂解釋了一番,這才爬出浴缸泡了袋泡麵填飽肚子躺在床上美美的睡了一覺。
身家過億,泡麵充飢,你說唐豆童鞋是賤呢,還是真賤呢?
次日清晨。唐豆童鞋穿越到蘇東坡那‘視察’了一番工作。
蘇東坡的火柴作坊已經走上了正軌,已經無需唐豆童鞋操心了。
蘇東坡將生產出來的第一批火柴呈現給了宋神宗趙頊,趙頊果然是龍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