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直到天亮,他這一晚胡思亂想的腦子才冷靜下來。回憶起來發現想的都是些荒唐的東西,可見那晚他有多緊張。

既然這樣,那也不能怪京裡的人如驚弓之鳥。實在是自葛爾丹後,朝中再也沒有大的敵人了,極東的毛子是麻煩了點,但自從尼布楚條約簽字後,也算兩廂無事。既無外敵,也無內患,皇上卻擺出陳兵的架勢來,這叫人怎麼不擔心?

四爺此時只為難一件事,怎麼才能輕描淡寫的把這些懷著打探之意的貼子都拒了。最好是能一口氣都拒了,省得還要一個個想理由。

到了太后那裡仍然沒有頭緒。太后不會說滿語,四爺蒙語尚可,兩人就拿蒙語對話。以往太后總是說兩句就沒事了,今天卻問個不停,來回說了快有兩刻鐘,翻來覆去都是皇上、太子、直郡王。

四爺只拿一句話擋:“孫兒不知,這事由皇阿瑪交給大哥/太子殿下去辦的,孫兒實是不知。”

好不容易從太后那裡出來,惠妃請。

見了就問直郡王起居如何,有沒有再喝多酒,有沒有跟別人玩布庫,有沒有熬夜等等。

四爺按著性子答了,惠妃笑道:“他這個年紀也實在叫我不放心,要是還跟小孩子似的胡鬧可怎麼辦?老四,你是跟著去的,多給我說說,也好叫我放心。”

四爺面上恭敬,嘴裡不輕不重的頂了句:“大哥一向是管著弟弟們的,而且皇阿瑪最看重大哥,大概也是擔心大哥身邊沒帶人,無人照顧,特意賞了人過去,想來是能叫娘娘放心的。”

惠妃吃他這一頂,知道這位四貝勒是個驢脾氣,只能順毛摸,笑了笑就叫他走了。

都去見了惠妃,四爺想還是應該去永和宮轉一圈,看看德妃。結果走到半路叫永和宮的太監攔了,那太監小聲傳了德妃的囑咐,叫他不必特意去永和宮,改日叫福晉進來說兩句也就罷了。

可見宮裡來回打探訊息的人是不少,連娘娘都煩了,要躲這個事。怕他去了之後,會有人去永和宮打探,乾脆連兒子都不見了。

四爺雖然能理解德妃怕麻煩的心情,因為連他都想一躲了之了,可一片孝心叫人堵回來,心裡也實在是痛快不了。

回了府沒進前院,直接去找見福晉,就叫她明後天找個時間去宮裡看看娘娘。

“你去一趟,叫娘娘放心,就說我一切都好。”他道。

元英不解,答應下來再問道:“爺今天去宮裡,沒去看看娘娘?”何必再叫她去一趟?聽著也不像有事啊。

四爺聽她問臉色就不好看,草草道:“今日沒來得及,太匆忙了。”

說完這件事他就走了,元英也沒辦法細問。莊嬤嬤也跟著奇怪,說:“主子爺去了一下午,難道一直被留在慈寧宮說話?”她也是宮裡出來的,太后不愛跟人說話是大家都知道的。就算是宮裡妃嬪們陪她打牌賭骰子都要看順不順眼,這位太后娘娘是標準的誰的面子都不用給的,今天怎麼會這麼有興致跟四爺說了一下午話?

元英想不通,莊嬤嬤想了半天,臉色微變的小聲說:“主子,是不是皇上那邊……”出了事?

元英噓了下,搖頭道:“這都跟咱們挨不上。嬤嬤,你去準備幾樣禮物,就從爺拿過來的那些箱子裡挑。我去寫摺子,明天一早就遞進宮。”

182 、(劇情)陳兵在側

紫禁城;永和宮。

德妃對弘暉道:“回去記得跟你阿瑪說,你現在也大了,在宮裡住了這麼久,我看你不是個傻孩子;能在這個時候回府去,也是你的運氣。只是學習不可懈怠了。”

弘暉躬身道:“孫兒一定記得娘娘的囑咐。”

他跪下磕了個頭;上首的德妃突然把跪在下面的人看成了當年的四爺。

弘暉起身,德妃才回過神來,也沒了說話的心情;擺擺手道:“行了,你快出去吧。別叫外頭的人久等。”

外面此時天還是黑的;豐生額等四個烏拉那拉家的哈哈珠子都站在殿外;弘暉一出來;這四人就上前小施一禮。弘暉衝他們點點頭,未及多說,擺了下手,幾人匆匆出宮。

從永和宮到宮門口的一路上,豐生額幾人都在偷偷看弘暉的背影。德妃特意在今天阿哥出宮前留他說話,想必是交待了什麼吧?

弘暉有自己的心事。

去年年中時,上書房就有傳言說他們幾個在宮裡住著讀書的年紀都大了,不好再繼續住在宮裡,要叫他們出宮回府。

空穴來風,既然有人傳這個話,弘暉當然不會不把它當一回事。他跟阿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