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離開京城的。
其實李超覺得自己也不需要留在朝中,朝堂上有房玄齡有杜如晦,有馬周有魏徵,有褚遂良有岑文字,這些都是新黨,大半還被稱為李黨。他們都是忠實的新政推行者,有他們在朝,新政推行已經沒有什麼阻力了,特別是這次舊黨幾乎都捲入了復辟之亂中,剩下的那些,也不可能再敢出來阻撓大勢了。
李超留在朝中,對新政沒什麼幫助,反而說不定會讓李世民猜忌。
朝堂之上,就交給李世民跟這些宰輔們吧,他還是去東邊。自己的封國領地,現在還是一片荒涼,百廢待興呢。
一直想事情,漫長的一夜過的也很快。
直到太陽已經照到殿門前,房間裡李世民的呼嚕聲才終於停止。
“日頭居然都已經這麼高了,朕從未睡的這麼甜美!”
李世民伸著懶腰出來,看著依然還站立如鐵塔的五位大將,精神前所未有的飽滿。
“一夜好夢,恭喜陛下,終於不再有有人敢來攏陛下清夢了。”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睡了一個好夢,精神很好,但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舒暢。“辛苦五位愛卿了。”
李世民請李超五人一起共用早餐,期間特別交待畫匠把昨夜五人為他站崗之事畫下來。
“藥師,經昨日之後,朕明白,你對朕之忠誠對大唐之忠誠從未變過,朕之前誤會你了。自現在起,朕恢復你衛國公爵位,並任命你為大唐兵部尚書加平章軍機事銜。”
“多謝陛下!”
李超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李世民恢復的是李靖衛國公的爵位,而並沒有承認之前太子加封李靖的郡王爵位。
不過李超等八將的王爵,李世民卻沒收回,或者說暫時沒收回。
用過早餐,直接上早朝。
李世民提議李靖任兵部尚書,這一任命在東西兩院透過。
“臣李超有本啟奏!”
一向在朝堂上打瞌睡的李超,今天卻出人意料的出班啟奏。
“臣李超請求立即遣散京畿各勤王兵馬返鄉歸家,同時奏請裁撤各節度使府,罷各鎮節度使。”
李世民很痛快的應道,“准奏!”
第1055章 繪像凌煙閣
李超奏請的兩件事情,皇帝讓三院議商。
三院議商,也只是個流程,關鍵還是看皇帝的意願。其實如今的中樞三院格局,依然不改皇帝總攬裁決的這個核心。只不過,過去中書門下諸事總攬,而現在卻分成了三套班子在管三方面的事情,各管一塊,宰輔數量大增,但各自的權力卻下降了。
皇權大大增加了。
節度使衙門幾設幾廢,皆因節度使的權柄太大,這不符合貞觀以來朝廷對地方權力架構的設計。對於地方,貞觀新政以來,是在州上面增設了道一級,有了布政司、按察司、兵馬司三司結構,在三司之上還有一位宣撫使總攬。
可同時,從州到道一級,都是以文官主政,州刺史下有兵曹,道宣撫使下有都兵馬使,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能統兵,頂多也就是分管有動員、後勤、預備役、民兵等方面。真正統兵的,還是樞密院和五軍都督府,以及南北衙和兵部,還有各地的了衛府。
哪怕就是這些衙門,也是相互制衡,樞密院和五軍都督府只有調兵權,南北衙和各衛府只有統兵權,而武官任免,府兵點選、後勤裝備這些卻又隸屬兵部。
而節度使衙門,卻是節制一道甚至是數道,並且是文武兼管,這樣的權柄,在戰爭之時,為了事責統一,當然是集中一些較好。但事平,當然不能還留著這樣的衙門機構。
皇帝是絕不可能放心的,這樣權柄過大的節度使衙繼續保留,極容易出現地方割據尾大不掉的情況。
今天李超主動提出罷撤節度使衙,李世民當然樂意了。
交到三院議商,也只是走個過程。
幾乎是全票透過,宰輔們全都贊同沒有必要再保留各節度使衙門,京畿都防禦使,還有各鎮節度使,也都一律免去。
加上勤王軍解散,因此原勤王軍的各將領們,也都免去勤王軍職。
皇帝也順勢調整了一遍軍部的要職。
李靖任兵部尚書,屈突通繼續任樞密使,而秦瓊、李績出任樞密副使。劉弘基任右軍大都督,駐幽州。尉遲恭前軍大都督,駐太原。殷開山任左軍大都督,駐長安。段志玄加後軍大都督,駐襄陽,程咬金加中軍大都督,駐洛陽。
三位樞密使一位兵部尚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