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8部分

風,雨更是說來就來。

好在已經立好的營地,紮好了帳篷。

大雨傾盆而至,夾著狂風。

張超沒回船上,又不是颱風,一場大雨而已。

“這呂宋島跟琉求相比,差太遠了啊。”

一名隨從說道,連續沿岸航行了好多天,這呂宋似乎除了大,沒其它的了。除了山,還是山,除了叢林還是叢林。

“其實呂宋島比琉求大,也比琉求更好。我們再往南行幾天,就有一處優良的海灣,海灣北邊,就是兩個巨大的肥沃平原。海灣北的呂宋平原,延伸三百多里長,這比關中平原也小不了多少。”

一說關中平原,大家心裡立即有了一個很直觀的印象了。

八百里秦川啊,關中平原過去那是多麼的富饒,雖然如今關中平原土地沒過去富饒了,可也依然是西北最重要的糧食產地。

呂宋的中部平原當然沒有關中平原大,但這裡的土地卻更肥沃,雨水更充足。何況還有這麼好的港口和內湖,論起發展來,潛力卻是更大的。

東南半島上還同樣有一片巨大的肥沃平原。

“那確實比琉求還好,寶地啊。”

“嗯,別忘了,呂宋不但有漁業資源豐富的呂宋灣,和肥沃的呂宋平原,還有呂宋金礦呢。”張超笑著道。

一提金礦,大家更興奮了,真是個好地方啊。

第1358章 宮廷侍衛

“多少?”

房玄齡盯著一名侍衛問。

“八百多斤。”

“八百多少?”

“八百三十八斤,”馬周興奮的告訴房玄齡。

南郊,司農寺的試驗農田裡,今天土豆收穫。這是二月種下的土豆,眼下六月收穫,今天土豆收穫,皇帝與宰相率許多重臣親至。

看著一塊塊土被翻開,泥土裡一個個的土豆被揀出來。

去泥裝筐、稱重,詳細的記錄下一個個的數字。

當畝產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有些被嚇到了。

畝產八百多斤,驚人。

“第二畝的畝產也出來了,九百一十七斤!”褚遂良高興的過來,報出一個更高的數字。

司農寺的這片土豆試驗田足有一百畝。

房玄齡和馬周高興的向田裡的天子稟報畝產量,那邊承乾走在田裡,看著那一顆顆土豆蛋,也是滿臉喜色。

“陛下,已經統計出了十畝地的畝產,平均八百三十多斤一畝。”

八百多斤一畝,這簡直是驚喜了宰輔大臣們。以前一般的田地種麥種粟,一畝也就百多斤。後來搞精耕細作,又保證施肥,使得產量大增,一季畝產能達到平均兩石以上,如果是上等田地,甚至畝產三石都有可能。

那些好的水田種水稻,施足了肥,甚至能平均產出三石半到四石。

可一畝產八百多斤還是很嚇人的。

為了讓數字比較有可取性,這塊土豆試驗田,只是普通的耕種,並沒有特別過份的施肥耕種,可卻還是收穫了這麼多的土豆。

“司農寺在天下各州都有試種土豆,各地畝產還得時間報上來,但相信,都不會太差。”房玄齡笑道。

“陛下,就算土豆不同一般糧食,可哪怕按四斤土豆折一斤糧來算,這一畝也起碼是兩百多斤糧啊,相當於畝產兩石糧食。”

馬周也在一邊笑道,“土豆不比水稻金貴,必須水田。甚至比麥子和粟都更耐旱,哪怕是沙地、坡地都能夠種植。”

他手裡抓著幾個土豆,也絲毫不在意土豆上的泥巴,握著幾個土豆,跟握著寶一樣。“土豆完全可以種兩季,二月種下,六月收。七月又可以再種一茬,哪怕下半年收的少點,可一年起碼能收一千五百斤以上一畝。”

“四斤土豆折一斤糧算是比較嚴苛了,其實對於普通貧困百姓來說,土豆也是能充飢,一樣能當主糧。如果在那些比較貧瘠乾旱,不利於種其它糧食的土地上種土豆,收穫的土豆,都能夠一家的食物了。如果搭配著其它麥稻粟主糧吃,那百姓一年可以至少省下原來的一半甚至六成的口糧,這些省下的糧食拿來出售,能增加不少收入。”

幾個宰相都相當高興,哪怕這幾年朝廷的糧食儲量不斷增加。

可民以食為天,糧食這個東西永遠不嫌多。

現在朝廷還有許多地方,比較貧困。比如說關中的朔方、隴右,黃土高原,山多地旱,比如河東的代北地區,也是如此,乾旱少雨,缺少嚴重。土地也貧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