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大唐定都關中,可關中只有一塊平原,人口眾多,使得關中糧食每年都得靠外輸入大批。一旦出現意外,長安就得斷糧,這對於大唐來說,是個極大的隱患。
連當初隋朝開皇之時,都發生過好幾次因關中災害欠收,而導致皇帝得帶著軍隊和百官去東都就食的情況。
若是張超的這種方法,能夠推廣開來,把荒溝荒坡,變成產糧田,那可是能增加許多糧食的。關中自產一斗糧,都當的上從東南起運的一石糧了。
“張三這種方式,能夠推廣開來嗎?”李世民問。
“我瞭解過一些,如果是朝廷推廣,還是比較難的。因為這前期投入得很多,而且張三開發這洗澡溝,也並不全靠種糧來回本。他似乎是搞的很複雜的一套,坡上挖土修壩,平整坡地開梯田,溝裡取泥肥田,然後攔壩蓄水,河裡種藕養魚養魚,坡上種果樹養雞養豬。種桑樹養蠶,養蠶織絲。這蠶沙餵魚,魚能賣又能養鴨。雞糞鴨糞又能養魚,到了冬天,清河泥又能肥田肥樹。。。。果樹收果子賣錢,稻田收稻子賣錢,菜地收菜賣錢,雞鴨魚豬等也能賣錢。”
“而且張家自己有熟食坊等,他們家自己養的這些雞鴨魚豬等,自己都能加工再出售了,總之,他這萬畝溝坡,利用的很足。甚至修的水壩邊還建水力磨坊、碾坊,連那水都沒放過。一般人,連這套聽都聽暈了,更別說把他弄到一起了。”
“你覺得張三這套墾荒種植養殖方式能成嗎?”李世民問。
這一套確實有些繞,很複雜,但他覺得應當是有用的,要不然,張超這麼聰明的人不會辦不用的事情。
“我覺得能成,張超有錢,因此前期買溝坡,請人修壩開堤田種樹這些都不是問題,也有錢買雞崽鴨崽豬崽魚苗,他有錢投入。他家在長安有熟食鋪有酒樓,因此種出的菜也好,養出的雞鴨鵝,豬羊都不愁銷,種出的水稻更不用愁銷了,長安的大米可是賣的很貴的。”
“這麼說來,張超確實不會虧本,還很賺錢。”
李世民也稍搞明白了張超的套路,可是別人想學他卻有些難了。一來是前期投入太大,修壩開梯田,需要很多人力物力,這還不是說開墾一塊就能種一塊的,得是整體的規劃。
而一般真正有錢人,又寧願更直接簡單的去收購現有田地,並不願意這麼費力的去開荒。或者他們有錢直接去做生意,去放貸收益更高。
不過李世民覺得張超這種方式很好,短期看來投入大些,但長遠看,有個四五年,甚至最多十年,張超就能把近兩萬畝的溝坡開發完成啊,到時這片地又能值多少?那可是年年不斷產出的聚寶盆啊。
“這個張三,腦子總跟別人不一樣啊。他有錢沒急著去放貸去販賣,反倒是投入這麼多開墾荒溝,發展種植養殖。”
房玄齡打斷了李世民。
“其實張三也搞放貸的,而且搞的還十分有新意。前不久,京城開了兩家新店,一家是張記當鋪,一家是張記錢莊,就在西市。短短時間,已經相當的火爆,甚至引起許多人模仿跟著開起了當鋪錢莊,如今長安城東西兩市,當鋪錢莊有數十家。”
“不過卻唯有張記兩家生意最好,口碑也最好。”
“錢莊、當鋪?”李世民臉色不太好,剛說張超有錢沒想著搞放貸,結果這邊就出了兩家。
房玄齡把當鋪和錢莊的經營模式講了一遍。
李世民眼中有光,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錢莊的經營模式,當鋪還不算新鮮,不就是寺院裡的質庫嘛。可這錢莊,以往雖有些店鋪兼營此項業務,卻沒有如張記這樣專業啊。
存錢居然還有利息。
但這利息也只有放貸利息的一二成而已。
張超這邊拿一分兩分的利息吸引百姓手裡的閒錢存進去,然後他轉手就把這些錢以七八分的利息再貸出去,空手套白狼,借雞生蛋,這招玩的多溜啊,充滿張三的風格啊。
“張記錢莊還有存摺、莊票?莊票都已經是不記名有固定數額見票即兌?”
李世民敏感的發現這裡面有問題。
這莊票豈不成了紙質的銅錢?成了可以流通的貨幣了?
若是張記到時多開幾家,甚至洛陽、太原等各地大城都開上那麼一家分號,那到時豈不是憑著一張票,就能不帶錢帛走天下,隨時可能兌取?
李世民越想,越覺得這張記錢莊厲害,更覺得這莊票厲害。
大唐立國數年,也統一了天下,得了不少隋朝的府庫,但天下動盪多年,錢幣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