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不守規矩。
若是在尋常時候,這倒不是什麼問題,對某個特別過線的人,弄他一弄,就能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其它人不敢過於放肆。
可現在張超要拿掉王承恩,就得考慮更多些。
看了這些報告,更堅定了張超的想法,要連根拔起王承恩的這個集團,既是為除去王承恩不留後患,也是藉機震懾一下其它人。
若不時不時的震懾一下,只怕到時有些人就會越來越肆無忌憚的。
王承恩現在張超心裡已經是個死人了。
對王承恩這個人,張超是很不喜歡的。
猶豫了一下,張超還是對站在那裡等著回覆的內侍道,“讓他進來吧。”
君臣一場,最後見一面吧。
王承恩入殿,跪地膝行,磕頭。
“王承恩,你不用如此,起來吧。”
那樣子,看的確實讓人感嘆。
王承恩不肯起來,“陛下,老奴自知有罪,不敢奢求陛下饒恕,但求陛下給一個機會。老奴願意將所有家財上繳朝廷,願意將封地交還朝廷,只求陛下能恕臣和臣的家族一死。”
嘆息一聲,張超過去扶起王承恩。
“王承恩,過去咱們關係還算不錯,其實我原先對你印象還不錯,你是個聰明人,也有本事,可惜你過於貪婪了。你說你一個宦官,無子無嗣,貪那麼多錢財又有何用呢?”
“老奴錯了。”
嘆惜之後,張超並不就會因此同情可憐他,更不會就因此心軟放過他。
“王承恩,你的家族朕不會牽連,甚至會給你保留名聲。你會出點意外,朕會為你惋惜。”
話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王承恩臉色慘白,最終還是逃不過一死。
“陛下,老奴有今日,可是因為當初曾經殺了十三皇子?”
張超搖頭。
十三子張琳,很可憐的一個孩子,那麼小結果就被殺了。但張超不會因為那事怪罪到王承恩身上,他不過是個工具,要殺張琳的是李世民。
“朕不能留你,是你行事多有越線,且四處培植黨羽,以權謀私,太過了。”
王承恩老淚縱橫,此時悔之以晚。
“你的家族親人,不會有事,甚至朕還會追封你一個國公之爵。”
離開皇宮的時候,王承恩失神落魄。
出宮,騎上馬往城東的宅第去。
“那馬受驚人,快攔下來!”
幾名巡警大聲呼喝。
可是那匹卻狂奔不止,一路雞飛狗跳。
馬終於攔下。
可馬上的人卻早已經墜馬,因為摘鐙不及,被一路拖行,等攔下馬時,馬上人已經沒有了氣息。
“好像是宮裡的人。”
“趕緊報官!”
巡警保護現場,很快漢京府衙來人,檢查死者,發現了腰牌。
死者的身份很快查明,居然是宮裡的內侍太監王承恩。
王承恩出宮回家途中,馬受驚狂奔,致其墜馬而亡。
訊息傳出,內侍省也迅速派人過來查驗,大理寺、御史臺、刑部也組成了調查組。
一番聯合調查,得出結論。
王承恩之死純屬於意外。
一位歷經三朝的宮廷總管,居然就這樣的意外死了。
大家唏噓不已。
議會上院有議員提出了王承恩善後之事。
因為王承恩有實封侯爵爵位,又有百里封地,所以他的死還涉及封地爵位繼承的問題,這些也是要歸上院管的。
那邊議院還在討論關於爵位封地的繼承問題,這邊皇帝已經對王承恩的意外之死表示了惋惜。
皇帝下詔,追憶了王承恩歷來功績,給予表彰。特旨追封其為國公爵位,贈三州刺史銜。並下旨,由禮部與太府寺、少府監一起負責王承恩的葬禮等。
貴族院的討論也很快出來,因為王承恩無子嗣,所以身死國除。朝廷收回其封地,並將其財產收歸朝廷。
為了表示對王承恩功績的敬重,特將他的財產設立一個基金,專門用來建立宦官養老院,以後宦官年老退休,可到養老院裡休養,所需費用,由這個基金支出。
王承恩其實有族人,有堂兄侄子等,但沒有一人提出要繼承王承恩爵位財產之類的,朝廷給了他們一筆錢,數量不多。畢竟王承恩薪水俸祿其實也不高,要是太多了,不反而說明王承恩有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