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都往義陽而來,只有張修、張魯在漢中的五斗米道置若罔聞,他們自詡為張道陵天師嫡傳,並不把左慈這個自立門戶的道人放在眼裡。

他們卻忘了現在的左慈已經不是天柱山修道的左慈,現在的左慈身後有魏延的支援,張修、張魯現在的行為已經註定了他們日後的覆滅。

讓魏延欣喜的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于吉這次也來到義陽。

這個老頭敏感地覺察到義陽朝廷有扶持道教復興的意圖,不僅攜帶了上百個門人弟子前來義陽,還攜帶了修訂版的《太平清領書》獻給魏延。

經過魏延觀察,又經過華佗、張仲景暗地裡的檢查,這個于吉確實已經九十多歲,從年齡上判斷,確實是漢順帝時期就嶄露頭角的于吉。

魏延、左慈再跟這個于吉探討一下道法,這個于吉雖然九十多歲了,玩起方術道法比三十多歲的左慈還要靈活,而精湛神通之處有甚於左慈。

左慈佩服得五體投地,想拜于吉為師,被于吉拒絕:“天子欽命的國師怎能拜他人為師。”

左慈執意要拜,于吉執意不肯,魏延在旁勸解,于吉最後決定帶師收徒,收左慈為自己的師弟。

魏延又讓人帶于吉拜見天子劉協,劉協見識了于吉的方術道法後,欣然冊封于吉為護國左仙師,左慈則為護國右仙師。

魏延上書建議:“陛下,兩位國師都有通天之能,封為仙師,不如封做天師。”

經魏延的建議,劉協改封于吉為輔漢天師,左慈為佐漢天師。

魏延這個舉動,就是要把那個桀驁不馴自以為道教正統的五斗米道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個國度的宗教不同於西方的宗教,在這個國度,宗教信仰永遠都是政治信仰的附庸,不要想著能夠清高地凌駕在政治之上。

魏延在後世曾經去過龍虎山,看過那個張道陵開創道教的過程,跟其他宗教一般無二,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裡面充滿了裝神弄鬼,而且非常能夠看出張道陵在開創道教時企圖創造一個不受大漢管轄的國中之國的野心,在張道陵和他兒子張衡兩代沒有實現的理想,在他們孫子張魯那裡暫時得到了實現,五斗米教興盛的漢中,曾經獨立了十多年,甚至於張魯歸降了曹操以後,五斗米教也流傳到了中原。

張道陵曾被封為輔漢天師,卻因為他的孫子張修、張魯的愚蠢舉動,他已經沒可能再被封為輔漢天師,但因為他在道教的開創性地位,勉強還給他留個位置吧。

魏延仔細看過五斗米教的教義,非常不完善不具體,太平道的教義也很殘缺,難怪道教搞不過佛教,佛教東入中土後銳意創新,一直跟著國人的愚昧品味改變著,甚至不惜把觀世音菩薩原本的男身變成女身,以適應國人的母性崇拜。

道教的教義必須要改變,不能再搞神秘主義,不能再神秘到普通大眾都不鳥的地步。

對於新教在大漢的普及,魏延是非常有信心的,左慈和于吉這兩個最善於裝神怒鬼玩仙風道骨的大忽悠努力下,再加上他們徒子徒孫們以及其他道士的眾志成城之下,新教絕對是信者雲集,魏延再在後面扶持著,對付那些對道教杯弓蛇影的世家子弟們,絕對能把新教搞成全民信仰的國教。

魏延準備創立的新教,之所以脫胎於道教,一則是有左慈、于吉這兩個現成的道教高手來幫助自己,二來道教還是有很多適合華夏的東西,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華夏特色,它還是一個多神教派,那麼多神中很多都是民眾耳熟能詳的。

改革道教並一統道教也是左慈、于吉一直以來的願望,道教的大派別現在看起來只有五斗米道、太平道兩大分支,但其他如左慈這樣開創丹鼎派的小派系還有幾十種,每個派的教義都不大相同,既不利於民眾信教,也不利於集中道教的力量擊敗日漸猖獗的佛教,所以左慈、于吉意圖藉助某一個世俗力量統一道教壓倒佛教的想法由來已久,現在魏延主動提出來扶持他們,當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錯過。

但在確定新教的名稱、神靈、教義上,魏延跟左慈、于吉發生了爭執。

左慈、于吉還是想沿用之前的稱呼,名為道教,魏延非常果斷地搖頭道:“太平道,五斗米道,這些道,因為張角的暴亂,因為漢中張修舉旗響應張角,這兩個道在大部分人眼裡,已經變成了邪魔外道,我們不要再用道來做教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們雖然不必拘泥於他的名稱,但也要考慮到大部分大漢民眾能不能接受!”

左慈、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