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的怨憤全在此時爆發了:“你害死了我兒曹昂,卻沒有一點悔恨思念之意。”
曹操的解釋,無論是對是錯,在丁夫人聽來都是風流的託詞,曹操向來威嚴,下屬親人在其面前都是恭恭敬敬,只有丁夫人敢於當面指責他,雖然有損顏面,但內心的愧疚讓他不好發作。
不過,讓曹操不曾預料的是,妻子這次的憤懣卻一直延續了很久,忍耐到了一定限度,曹操便按捺不住了。
某次,面對丁夫人再次的指責,曹操一怒之下,將其送回孃家。
原本曹操以為等夫人消了氣,在孃家清貧生活與司空府衣食無憂的對比之下,會回心轉意,沒想到丁夫人自離開時的那一刻便沒有想過再回來,她安貧樂道,紡紗織布,曹操多次派去接她的使者都吃了閉門羹。
為了接夫人回來,曹操誠心誠意親自前往,丁家上下列隊相迎,唯有丁夫人依舊在內室織布。即便所有人都敬畏這個男人,她也可以不動聲色。
曹操不見妻子出迎,也沒有感到意外,他隻身前往織室,面對默默穿梭的丁夫人,他放下了睥睨天下的自尊,輕輕撫著她的背,第一次低聲下氣地請求著:“你回頭看看我,我們一起返回許都吧?”
有求,無應,丁夫人沒有回首,沒有答語,手中依然穿梭織布,梭聲襯著室內的靜謐,似乎說著“哀莫大於心死”那句老話,曹操佇立良久,他深深瞭解妻子的秉性,知道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
回到許都後,曹操派人傳話給丁家,說既然自己已經無法挽回丁夫人之心,那麼任憑夫人改嫁他人,這個變相的離異妥協,為兩人的夫妻關係畫上了句號,因為曹操那時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相,正室之位不能懸空,因此,卞夫人便轉正成為了正室。
丁夫人無懼曹操,丁家父母兄弟卻寢食難安,他們原本擔心曹操因此事而遷怒於丁家,不想曹操非但沒有發難,反而對丁夫人的家人們十分照顧。
幾年後,丁家傳來丁夫人病逝的訊息,至此,曹操的悔痛之心更是無以復加。
善解人意的卞夫人主動提出由自己來操辦丁夫人的喪事,事無鉅細,都親自打點,曹操親自為其選擇了墓地,將自己的髮妻安葬在許昌城南。
當曹操臨死時,曾說過:“我一生所作所為,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也不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曹昂字)向我要母親,我該怎麼回答。”
曹操身邊姬妾如雲,但對於結髮妻子的情感卻是十分特殊的,丁夫人在曹操心裡佔有重要的地位,也因為這樣,魏延佔有丁夫人,對付報復那一世曹魏浪費他半生之仇,才有點意思。
雖然丁夫人即將年近四旬,卻還是風韻猶存,值得魏延出手。
丁夫人冷豔似冰,不只是那張端莊的臉龐冷豔,連她那雙美眸都冷酷似冰,雖然她在哀求魏延,但她望向魏延的眼神裡並沒有像尹夫人那樣充滿悽婉哀怨,反而是有些冰冷,似乎是隨便你了,該怎麼著就怎麼著。
魏延一眼就看得出,這個丁夫人是一個性冷淡的女人,曹操對待這樣一個不能滿足自己的女人還有這麼深的感情,魏延真不明白曹操是怎麼想的,難道就是因為丁夫人是他原配嗎?
丁夫人這樣的事情是不會發生在魏延身上,因為魏延具有把任何一個性冷淡都能變成**的能力,而曹操則是專找**而對性冷淡毫無辦法的一般男人。
第313章 【催眠】
劉夫人死前將兒子曹昂和女兒曹琳託付給丁夫人,丁夫人將曹昂和曹琳視為己出,曹昂現在死了,但那個後來被封為清河公主的曹琳現在只有十歲,尚在丁夫人身邊。
魏延瞥了一眼十歲的曹琳,眉目如畫,婷婷嫋嫋,出落成了美女胚子。
很顯然,她是長得像她母親而不像她那矮醜搓的父親(曹操真實形象可比鮑國安、陳建斌差遠了),否則就太悲催了。
這個曹琳後來被封為清河公主,曹操剛開始想把曹琳嫁給丁儀,是和當時還擔任五官中郎將的長子曹丕商量這件事,沒想到曹丕卻並不看好這樁婚事:“女人對於男人的容貌還是比較重視的,丁儀雖然很有才華,可是他的眼睛太小,我實在是擔心您的愛女不會喜歡他,我覺得不如嫁給伏波將軍夏侯的兒子夏侯懋,這樣親上加親更合適。”曹操同意了這個意見。把清河公主嫁給了夏侯懋。
後來曹操任命丁儀為西曹掾,一番談話之後,曹操更加欣賞丁儀出眾的才能,嘆息說:“丁儀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就算是兩隻眼睛都瞎了,我也要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