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外張燈結綵,三娘下旨大肆慶賀三日。
三日後,便有河北大名府留守汪藻上書朝廷,奏請天子禪位魯王。汪藻這一封奏表上書後,激起了軒然大波,朝中各大臣紛紛上表勸進,跟風影從。
汪藻此人乃是饒州人氏,欽宗時任太常少卿,為官清廉,嫉惡如仇,與蔡京、王黼等極為不對付。後金兵圍城,他乃是留守東京之臣,因反對張邦昌等人賣國求榮,幾乎被害死,後婁敏中收復開封后,將他救出。三娘還京後,命他出任大名府留守,統籌北伐軍需錢糧。
汪藻從前做過屯田員外郎,為官清廉,與宿元景親厚,早已經被宿元景說服,同時汪藻也和宿元景一樣,對斷了後嗣的宋朝不報希望,加上三娘辣手整頓吏治,汪藻更是欽佩三娘手段和破例,因此倒是他第一個上表勸進。
和歷史上勸進的套路一樣,第一次勸進三娘自然是要讓的。於是在一次朝會上,三娘恭謙的拒絕了女帝提出的禪位,聽得有許多大臣提議禪位時,還高興了一陣,滿心想著能禪位後脫離苦海,卻想不到三娘堅辭不受禪讓,還讓鬱悶了好一陣。
後來三娘單獨與說了,只因禪位要三讓三辭時,才沒有生氣,但當聽三娘說還要她再做幾個月皇帝時,又撅起小嘴道:“官人,這皇帝不好做,說話做事都要守規矩,話也不能亂說,也沒什麼人敢親近你,委實不好做,還要再做幾個月?我怕我支撐不了。”
三娘安慰道:“便過了明年,你的年號用了,三讓三辭後,我便接位,然後讓你開開心心做你想做的事便了。萬事有我,你在辛苦幾個月便是了。”好不容易勸得開心,三娘又時常寫些詩文小說與讀,又常陪伴遊玩,這才讓安下心來。
自從三娘在開封開府後,山東路那裡便撤回了藩鎮,教朱武為山東路宣撫使,三娘又將扈氏一家都接入開封來,立長子扈宗明為魯王世子,養子扈宗睿已經十五歲,便跟隨朱武在山東路從軍。
北伐大捷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後,三娘詔命北伐三路大軍繼續北伐,定要攻破金國國都上京,滅其國而徹底定鼎北地。三娘詔命到了燕京之後,勸進的訊息也隨之到了燕京。
燕京遼國南院大王府邸,這裡在金國佔領時曾是金國燕京留守府,如今改成了北伐軍大元帥府邸,种師中、宗澤、李綱三個召集諸將齊聚一堂,商議下一步進兵之事。
种師中道:“如此魯王軍令是繼續北伐,軍令中命我等繼續三路北伐,我左路軍出雲州大同府,攻金國西京路,下橫州,一路掃蕩至上京。中路軍自燕京北上大定府,攻鹹平府,一路北伐至上京。右路軍東渡遼東,與岳飛部自遼陽府北伐隆州,掃東北上京路,最後三路軍馬會師上京。”
李綱道:“魯王軍略已然都部署到位,左路軍騎兵居多,正可以戰養戰橫掃金國西路,中路軍與右路軍可靠海運,出兵北上,再有魯王已經下令教汪藻勝任燕京留守,統籌北伐軍需糧草,汪彥章(汪藻字)此人清廉任事,定會妥帖辦理好後勤軍務,我等伐金再無後顧之憂。再有史進那裡統領十餘萬西軍增援,想來這趟北伐,可一舉平定北地。”
諸將紛紛發言,惟獨宗澤默然無語,最後只道:“魯王軍略部署並無瑕疵,遵辦便可。”商議後,諸將便紛紛告退,自去準備出征之事,堂上只剩下种師中、李綱、宗澤三個。
見諸將都退下後,种師中品了口茶,緩緩問道:“宗老將軍悶悶不樂,可是為了勸進之事?”宗澤生性豁達,也不隱瞞,便道:“雖說趙宋宗室衰微,新繼天子又是個女子,但說來新帝德行無虧,我等世受大宋皇恩,乍聞禪位勸進之事,心中頗為不快。”
李綱淡淡說道:“宗老將軍,平素你我二人無話不談。可還記得當年守東京時,你我二人殫精竭慮,為欽宗謀劃軍事,可有哪一件是順順當當做了的?為國為民的抗戰,到了欽宗皇帝那裡,總是變成和談的籌碼而已。國家興衰,皇帝有責,趙宋衰微,天命不再,難道這個時候了,宗老將軍還要抱定趙宋不放麼?”
李綱說到這裡,站起身來道:“說句不該說的話,要真是朝中沒了魯王,我大宋國運會如何,諸位可曾想過?開封城破,二帝淪為階下囚,即便是康王南渡,最後定然也是偏安一隅,今後大宋將如晉朝一般,丟掉半壁江山,我等如何面對天下軍民?對我來說,誰做皇帝能安定天下,護國擎天,我便支援誰。”
种師中則沉吟道:“宗老將軍,如今女帝雖說並無過犯,但一切軍政大事皆出魯王手筆,若真是交還軍政給女帝,定然是天下大亂的局面。都是讓一介女子為帝,倒還不如讓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