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路軍馬又能聽朝廷大將調遣麼?”
蔡京道:“陛下,所謂‘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現在遼主無道,國政不修,遼國如枯木朽枝,不堪一擊。如今金**馬長驅南下,若是出兵晚了,只怕燕雲十六州落於金國之手,大丈夫建功立業,正當此時。請陛下即刻下令,教童貫領軍北上。”
大殿上王黼、李邦彥、梁師成、蔡攸等人都上前道:“臣奏請陛下即刻下旨命童貫出兵伐遼!”
第進二章朝堂階上辯未明 李陵碑前嘆前事
卻說大殿之上,道君皇帝見眾意已決,便道:“既然諸位卿家皆……”說到這裡,道君皇帝停了一下,將目光停在大殿一人身上,道:“黃愛卿,你有何見解?”
道君皇帝所說這位“黃愛卿”名叫黃裳,字冕仲,號演山,延平人。黃裳才學淵博,元豐五年進士第一,,狀元及第,累官至端明殿學士。道君皇帝十分賞識,至宣和元年,命七十高齡的黃裳負責修訂《萬壽道藏》。
此時,黃裳剛剛將《萬壽道藏》修訂完畢。黃裳在修訂《萬壽道藏》之間,悟得了道家養氣謙沖的高深道理,居然無師自通,得了延年益壽的法門,此刻年逾七十六歲,居然皓首不在,又生出黑髮來。道君皇帝也素喜道教,見得黃裳道家法門精湛,便官封端明殿大學士,這些天都早晚請教。
黃裳聞言,向前一步,道:“陛下,既然此前已經會盟,聯金伐遼,出兵便是早晚之事。”道君皇帝見黃裳也如此認為,頷首道:“那好吧,朕就依眾位愛卿。”
殿下黃裳又道:“陛下且慢,臣尚有話說。”道君皇帝道:“愛卿但說無妨。”黃裳緩緩說道:“聯金伐遼,收回燕雲十六州,乃是我朝自太祖太宗以來便籌謀之大事,此刻有此良機,當出兵收復。但出兵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後,須得多想一步,那便是遼國一去,我大宋將與金國這強國為鄰。觀金國上下,雖立國較短,但其主完顏阿骨打聽聞頗有才略,能以遼國北疆區區一介部族首領,統領不滿十萬族人,在短短時日內,將遼國攻滅,可見其能。臣以為,童樞密大軍北上,定可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其後之事,當防金國南侵,以為甚要!”
道君皇帝沉吟道:“黃愛卿所言極是。”蔡京卻轉身道:“黃大人,那金國與我結盟伐遼,又豈會背信棄義,攻伐我朝?”
黃裳道:“老相爺明鑑,金國初立,攻滅遼國,正是強盛之時,其主又是開疆拓土之野心之人,豈能不防他南侵?對於北地蠻人來說,豈有信義二字?”
黃裳說到這裡,不等蔡京接話,轉身對道君皇帝道:“陛下,臣並非反對出兵,而是要童樞密大軍北上後,定當防備金軍!正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軍國大事,豈能不預?”
道君皇帝道:“黃愛卿言之有理,那就依黃愛卿之見。詔命童貫大軍北上,但大軍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後,當防備金軍。”官家金口一開,諸大臣自蔡京一下,皆是領命。
聽白勝說到這裡,三娘微微一笑,忍不住問道:“黃裳?這人倒是有趣,不知道他武藝如何?”白勝微微一愣道:“主公,這位黃大人今歲七十有六,倒是一介大文豪,聽聞詩詞都頗為有名,但他是文人,不會武藝的。”
三娘忍住笑,正色道:“你不是說他遍閱道藏,修煉得一身道法,便連白髮都又變成黑髮了麼?”白勝道:“他那是得了道家修身之法,延年益壽,是以才白首轉黑的。”三娘不甘心的問道:“真不會武藝?”白勝道:“聽聞便連馬都不敢騎,自然不會武藝。”
三娘心下暗歎道:“看來什麼九陰真經是沒有了,這黃裳也只是懂得道家修身練氣、延年益壽的法門。”
頓了頓,三娘又道:“既然黃裳有先見之明,當朝提醒宋廷提防金國,那童貫那裡如何?”白勝搖頭道:“莫說童貫那裡,便是蔡京那裡在擬定詔旨之時,都並未提過黃裳的話。我看蔡京一黨是壓根就不信金國會背信棄義,他們眼下便只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不世之功。”
三娘冷笑道:“真是不知死活,也並非宋廷無人,而是朝政被一**臣把持了。”
白勝又道:“主公,後來宋廷對我林沖所部去留,還有一番爭議。”三娘哦了一聲道:“說來聽聽。”當下白勝又將後來宋廷上的爭論說來。
議定出兵之事後,蔡京又奏道:“陛下,那山東路藩鎮軍馬雖奉召派了林沖所部北上,但探子來報,都說所部三萬軍馬皆在燕京城外屯紮,卻不發兵攻打遼國。更聽聞山東路派了許多海船前去,將燕京城內許多百姓接回山東路安置。臣以為,此乃通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