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9部分

盟後,遼國每年都有歲幣,便不必再興師動眾南下去搶了,這也就是宋國用錢換和平的戰略。可以說宋國這個用錢換和平的戰略對遼國是成功的,宋國經濟發達,但因國內重文抑武,導致軍隊打不過遼軍,但可以用錢換來和平,既然能花些錢就擺平遼國何樂而不為呢?

是以宋遼自檀淵之盟後,保持了百年的和平。按童貫等人設想,金滅遼後,也只是遼國換成金國而已,只要繼續出錢,就能保持北境的和平。這種想法其實不止是童貫等人有,東京的朝廷內,其實也是這種想法,只因歲幣和平帶來的百年安定已經深入人心,萬難扭轉。可惜宋廷上下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女真人可不是契丹人,他們對土地、財富的渴望與建立強悍的大金國的野心,可是遠遠超出了預想。

童貫的奏表到了朝廷之內,還是引起了一場爭辯,但爭辯的力度不大。文官們對於贖城沒有太多意見,既然打不過也只能用錢贖買了,他們爭辯的核心卻是該有人對這場大敗負責。朝中有蔡京、高俅等人周旋,而童貫推出來的种師道滿足了文官們的要求,於是种師道成了替罪羊,被罷官免職。

大多數人都沒有爭辯該不該贖回燕雲十六州,宋廷內眾多名臣大將都預設了用歲幣贖回燕南八州的事,只有李綱與黃裳上書,反對此事,但很快就被一眾只求安穩的聲音給淹沒了。

李綱與黃裳也很是無奈,宋軍大敗出乎他們的意料,原以為西軍精銳能與遼軍一戰,卻沒想到還是敗得如此慣性,連遼軍都打不過,又如何能打得過滅了遼國的金軍呢?兩人的上書,也只是宋人最後的一點骨氣,至少是北宋最後的一點骨氣。雖然兩人也都看出宋軍沒有贖回燕北八州的後患,但兩人也不願意上書要朝廷咬牙將燕北八州一併贖回,因為給歲幣贖城本就是他們主戰派反對的事。

至於討論歲幣多寡,如何支給,宋廷上下倒也沒有太多爭辯的,蔡京推行王安石變法以來,雖然變法大多數施政成了官員們斂財的途徑,但對於大宋的經濟還是有實打實的作用,是以每年多出一百萬緡錢並無太大壓力,至於四十萬金帛,河北諸路軍州攤派一下,也就解決了。

歲幣買和平又不是第一次幹,道君皇帝下詔答允結盟贖城時並無壓力,比起真宗皇帝赫赫武功都只能博得一個檀淵之盟相比,他自己覺得這一趟收回燕京在內的八州,也是一場赫赫武功啊。面對金國的強勢,或許有北宋的無奈,也有宋人的軟弱,但道君皇帝卻忘了,檀淵之盟是宋真宗御駕親征打出來的,而他這個盟約是遣使哀求,求出來的,能有多少保障力,也只有天知道了。

大宋宣和六年八月二十日,朝廷旨意到了雄州,同意童貫奏表,授命童貫主持與金國簽訂盟約,支給金國歲幣銀二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另加緡錢百萬為燕南八州的代稅錢,另外一次支給金軍四十萬金帛為犒賞錢糧。

兩天後,宋金兩國使者在燕京正式簽訂盟約,旬月後,宋國支付了四十萬金帛,金軍將燕京內值錢的東西都搬走後,撤出了燕京城,而後宋國支給一年歲幣,金軍完全退出燕南八州,至此宋軍收復燕京八州。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童貫等進了燕京,看到的卻是一座空破的城池,城內的百姓大多被山東路接走,城內錢糧都被金軍搬走,就連燕京遼國皇宮內,金柱子上鑲嵌的金箔都被金軍用刀颳了個乾乾淨淨,宋軍得到的只是一座乾乾淨淨的空城而已。(未完待續。。)

第進七章生於憂患假敵想 死於安樂貢歲幣

大宋宣和六年九月,已經是金秋時節,山東路內外,阡陌縱橫之間,金黃的麥穗一望無際。本該是一片喜人之勢,但濟州鎮守府內,靜止堂上,氣氛卻是一片凝重。

在看完白勝傳回的密報後,張叔夜額頭青筋暴現,怒不可遏之下,一拍桌案,將桌案上茶碗拍得亂跳,起身怒罵道:“童貫此賊該殺!不殺不足以謝天下!趙良嗣誤國該剮!”

一旁的陳曦真嚇了一跳,統帥部今天忽然得三娘召集會商,都才坐定,還沒說什麼,三娘先讓大家傳看白勝得回的訊息密報,張叔夜便是第一個看的,沒想到一貫溫文爾雅的張叔夜看完後,居然如此暴怒。

陳曦真急忙接過張叔夜手中的密報來看,略略掃了幾眼後,頓時也是怒氣沖天起來,也一般暴怒咒罵起童貫等人來,餘人不明所以,都望向三娘。

靜止堂中央,三娘坐在一張太師椅上,鎮定自若的緩緩說道:“你們是第一天認識童貫、蔡京這些奸臣麼?他們幹出這樣的事來,有何奇怪?”

張叔夜怒氣未消,仍是滿臉怒色道:“童貫這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