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道:“其實也不算什麼難事,只消聞先生回京之後,馬上與蔡京一黨其餘人等聯絡,蒐集蔡京一黨罪證,搶先出首,便能保住自己。”
黃文炳聞言笑道:“這的確是個好辦法,但如果沒有主公在朝中請人相幫,就算他出首也未必能全身而退,是以還需要主公請託朝中之人幫忙說項。”
三娘也笑道:“正是,這就是聞煥章需要求到我們的地方,我這便修書,一封書信給李綱,一封給宿太尉,一封給种師道。只要這三個人肯相助,聞煥章回京後再先搶出首告發蔡京一黨,那聞煥章便能全身而退。這樣一來,他聞煥章或許還能加官進爵,博得官家信任。而且樹倒猢猻散,聞煥章還能趁此機會收攏蔡京一黨麾下的人脈為我所用。這便是聞煥章的打算。”
當下三娘便提筆修書,教人送往東京,又命黃文炳再去與聞煥章聯絡。(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故人來投倒履迎 相逢一笑泯恩仇
黃文炳去後,三娘正在帳內沉思,忽然有鐵衛來報,說帳外陳曦真求見,三娘當即起身相迎。陳曦真入帳後,三娘上前行禮道:“義父深夜到此,卻有要事?”
陳曦真捻著鬍鬚笑道:“只因今夜有一位故人來訪,特引來見。”說完卻見陳曦真身後閃出一人來,燈火下那人除了身上鶴氅,三娘看得分明,來人居然是殿前太尉高俅!
三娘尚在錯愕之時,卻見高俅深深一拜道:“昔年敗軍之將見過扈宣撫使。”三娘微微一愣之後,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即笑道:“高太尉難道也是一位識時務的俊傑?”
高俅老臉微微一紅,隨即也勉強笑道:“宣撫使謬讚了,老夫走投無路,才會前來相求。”三娘哦了一聲微微一笑道:“太尉請坐下說話。”
當下三娘自坐了帥位,陳曦真坐了左首,高俅坐了右首。坐定後,三娘命孫二孃看茶。茶罷,三娘動問道:“聽聞太尉領兵去了泗州護上皇鑾駕,而後又折回開封來,如今領兵在開封勤王大軍之內,如何說是走投無路?”
高俅嘆口氣,便將事情說了。原來這高俅高太尉,便在道君皇帝南逃泗州之時,他也領禁衛三千匆忙趕到泗州,想繼續抱道君皇帝的大腿。但蔡京、童貫等人一直領兵護衛,組成了徽宗的親信小班子。
到了泗州後,徽宗的寵臣們依舊為了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爭寵的結果就是,童貫以勝捷兵三千扈從渡淮如淮陽,高俅以禁衛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為“控扼淮津”。
高俅見自己被排除在小圈子之外,見難以抱上道君皇帝大腿,於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也好在他領兵趕回,恰好也趕上了勤王大軍的末班車,他領三千禁衛也算是勤王大軍的一員,只是高俅領兵趕到後,並未與金人一戰,甚至連金人長什麼樣都沒見到。
而回到京城外後,高俅在朝堂內的眼線便傳來朝中格局的訊息,便是欽宗朝內如今是耿南仲、吳敏等為一派,李綱、种師道、宿元景、黃裳等為一派,兩派主持朝局,朝中再無蔡京、童貫一黨的話語權。更為可怕的是,如今朝野上下風雲湧動,都在磨刀霍霍,準備收拾蔡京、童貫一黨。聽得這個訊息,高俅深恐自己被牽連,是以這些日子都惶惶不安,都在思索如何才能躲過這一劫。
隨後高俅試探著給欽宗上書,請求領禁衛入城助守,但得到欽宗的答覆卻是教他領兵在城外,不得回城。得到這個回覆的高俅魂飛魄散,算是政治老手的他聞到了濃濃的危險氣息。他這三千兵在城外二十萬大軍之中,可謂是芝麻粒大小,只消朝廷一聲令下,他高俅便會兵散人擒。看來欽宗是防了自己一手,並且根本不相信自己的。
隨後欽宗下旨教勤王大軍圍困三娘所部,高俅所部也領旨前來,但高俅也明白自己的斤兩,當年自己手握十萬兵符都不是三孃的對手,更何況今趟他手中只有三千禁衛?是以高俅一直統兵在三娘所部周圍打打秋風,做做姿態而已。
便在今日白天陳曦真領兵出巡,正巧遇上在外打獵解悶的高太尉,遠遠見了後,高太尉大喜過望,當年陳曦真出任薊州統制官,也曾在他麾下,算是老相識,當即上前敘舊。
兩個便在野地裡坐了,四周隨扈將士守住,方才敘舊幾句,高俅便長吁短嘆起來,陳曦真問起情由,高俅便將如今困厄說了。聞得高俅困厄後,陳曦真心念一動,他並不知曉三娘和黃文炳想在朝中安插人手,只是想到這高俅雖無大才,但勝在久朝局,為官多年,在宋廷頗有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