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雲閒。史文恭在寨中對曾魁道:“賊兵連贏了兩陣,必然自得不防,乘虛正好劫寨,也好救得曾密回來。”曾魁見說,便教請北寨蘇定,引兵前來,一同劫寨。
卻說三娘捉得曾密,便教在營前斬首示眾,又吩咐將受傷的李逵與李忠兩個用車裝了,送回總寨將養。諸事安排定後,陡然一陣風來,吹折營門號旗。
三娘看了之後自語道:“此乃劫營之象,當早作準備。”當下吩咐呂方、郭盛、周通三個各自引軍準備。
再說史文恭、蘇定、曾魁三個,二更左側潛地出哨,馬摘鸞鈴,人披軟戰,直到梁山中軍寨內;見四下無人,劫著空寨,急叫中計,轉身便走。
左手下撞出小溫侯呂方,右手下撞出賽仁貴郭盛,後面便是小霸王周通,一發趕上。曾魁在黑地裡被小霸王周通一槍搠於馬下。放起火來,後寨發喊,東西兩邊,進兵攻打寨柵,混戰了半夜。史文恭、蘇定好不容易方才奪路得回。
曾長官見又一個兒子曾魁也折了,煩惱倍增。次日,梁山馬軍帶了曾密頭顱前來,拴在竹竿上挑了,在曾頭市寨前耀武揚威巡遊一番。曾長官見得曾密頭顱,放聲大哭,昏死過去。
左右急忙救起後,曾長官已經膽寒,只道:“如今老漢五子盡喪,若再戰下去,只怕闔家老小俱都不保,不若寫下降書去,便要請降。”當下定要史文恭寫書投降。
史文恭也有八分懼怯,但他為人陰鷙,心裡自知三娘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接納投降的,但無奈曾長官逼迫,無奈只得寫書,速差一人擎,直到梁山大寨。
小校報知曾頭市有人下書。三娘傳令,教喚入來。小校將書呈上。三娘拆開看時,寫道:曾頭市主曾弄頓首再拜女傑一丈青統軍頭領麾下:前者小男無知、倚仗小勇,冒犯虎威。向日天王下山,理合就當歸附,無端部卒施放冷箭,罪累深重,百口何辭?然竊自原,非本意也。今家中頑犬俱都已亡,遣使請和。如蒙罷戰休兵,願將原奪馬匹盡數納還;更金帛犒勞三軍,免致兩傷。謹此奉書,伏乞察。
三娘看罷來書,沉吟片刻後,計上心來,隨即便寫回書,取銀十兩賞了來使。回還本寨,將書呈上。曾長官與史文恭拆開看時,史文恭頓時涼了半截,只見上面寫道:梁山泊主將扈嵐手書回示曾頭市主曾弄:自古無信之國終必亡,無禮之人終必死,無義之財終必奪,無勇之將終必敗。理之自然,無足奇者。梁山泊與曾頭市,自來無讎,各守邊界。總緣爾教師史文恭行一時之惡,遂惹今日之冤。若要講和,便須交出殺害天王兇徒史文恭,得此一人,旁人不究,再犒勞軍士金帛,自然講和退兵。忠誠既篤,禮數休輕。如或更變,別有定奪。(未完待續。)
第十二章扈嵐離間擒仇敵 張清飛石打英雄
曾長官與史文恭看了三娘書信後,俱各驚憂。史文恭當即拜下,垂淚道:“家長若要保全家室,便可綁縛史某前去納獻,史某絕無怨言。”曾弄慌忙扶起史文恭道:“史教師切莫疑心,你是四太子看重的人,差遣與我同來宋境謀事,豈會將你納獻出去?如今只是那扈妖女攻打甚急,因此想個計策,先賺得她退兵。教師先去歇息,此事我自有計較。”
史文恭回到下處,差人請來蘇定,將曾弄打算講和之事說了,末了道:“曾弄老兒,欲將你我二人頭顱納獻,端的可恨。”蘇定道:“你我皆是聽命四太子,何必聽命於他曾弄?如今他起了殺心,我等豈能坐以待斃?他不義在先,休說我等不仁。”當下兩個商議定了,隨後便各自暗藏兵刃,來見曾弄。
曾弄也正與心腹人商議如何擒捉史文恭,將他納獻了出去保命。聽聞二人來見時,曾弄驚道:“二人忽然來見,定然起疑,不若先下手為強。”當下命人在廳後藏了人手,只等兩人來後便捉。
史文恭與蘇定來到廳內,兩個甚是警覺,已感到後堂殺氣騰騰。曾弄道:“兩位教師何來?”史文恭道:“我兩個商議了,便有一計,可退那扈妖女兵馬。”曾弄問道:“不知何計?”
史文恭上前幾步,手籠在衣袖內,曾弄見他不懷好意,登時摔了茶杯大呼一聲:“人來!”後堂左右搶出數十名軍漢來,各執刀槍殺來。
史文恭與蘇定兩個見了,各自掣出兵刃來,怒罵道:“曾弄老兒,果然有心謀算我倆個!”曾弄亦罵道:“四太子差我等來任事,便是要結交中原好漢,將來引為臂助,你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非但未能成事,反而惹得梁山大軍來打,累得我連喪五子,都是聽你吩咐,這筆賬定然要與你算來!”
史文恭、蘇定兩個喝罵不止,背靠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