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隊,卻調步軍頭領美髯公朱仝,將引杜遷、宋萬。第六隊,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將引焦挺、鮑旭。第七隊,步軍頭領插翅虎雷橫,將引石勇、李雲。第八隊,步軍頭領混世魔王樊瑞,將引項充、李袞。中軍一丈青扈三娘、玉麒麟盧俊義引燕青、呂方、郭盛,後軍雙槍將董平引孔明、孔亮押運糧草,共計點起馬步軍兩萬,進發大名府。梁山之處仍舊請公孫勝、魯智深、武松等頭領留守。
三娘引大軍次日離了梁山,望大名府而來,所過州縣,並無侵擾,而左近官軍聽聞梁山軍馬擊破凌州並東平、東昌二府三處軍馬,盡皆膽寒,待聞得梁山大軍過境,都是閉門掩護,謹守城池,不敢出來堵截。
不一日,三娘引軍馬到了大名府城下,黃文炳、林沖等將接住,軍馬紮住後,三娘便即在中軍帳內升帳議事。
都坐定後,黃文炳道:“自從主公提兵回師之後,大名府那裡也就未曾再派人來商議退兵之事。”三娘聞言笑道:“這是自然,梁中書想著但有援軍來救,便可不必理會我等。”
黃文炳續道:“便在主公回師這些時日,我已經安排數名頭領,潛入城中埋伏,只等外面驅兵大進,裡應外合,可以破之。”
三娘道:“此計大妙!便請軍師發落。”黃文炳道:“為頭最要緊的,是城中放火為號,那鼓上蚤時遷直說,幼年間曾到北京。城內有座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眼見得趙官家壽誕將至,必然喧鬨。他便潛入城內,只等城外軍馬號令,便盤去翠雲樓上放起火來為號,便可調動城內細作,攻打城門,裡應外合,攻入大名府。”
三娘頷首道:“時遷入了大名府,還有那些頭領入得城內埋伏?”
黃文炳續道:“此外還調了解珍、解寶,扮做獵戶,去北京城內官員府裡,獻納野味。他倆個只看火起為號,便去留守司前,截住報事官兵。只看號火起時,卻來先奪東門。又調了王英、鄭天壽,扮做僕者,去北京城內鬧市裡房簷下宿歇,只看樓前火起,便去往來接應。再調孫立、李應,扮做客人,去北京東門外安歇,只看城中號火起時,先斬把門軍士,奪下東門,好做出路。又調鄒淵、鄒潤,扮做賣燈客人,直往北京城中,尋客店安歇,只看樓中火起,便去南門外截住大軍,衝擊去路。又調劉唐、穆弘,扮作公人,直去北京州衙前宿歇,只看號火起時,便去截住一應報事人員,令他首尾不能救應。張青、孫二孃、孫新、顧大嫂,扮做兩對村裡夫妻,入城買賣,尋至城內放火。潛入城內頭領都調撥已定,只等主公大軍到來,便可用計。聽聞三日後,便是趙官家壽誕,每年此日上,大名府都要辦個燈會慶賀,便當天人多趁亂動手最好。”
當下商議定後,三娘、黃文炳調撥兵馬各自準備。
這天眼看將至道君皇帝壽誕,北京梁中書喚過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一干官員,商議壽誕放燈一事。梁中書道:“年例北京大張燈火,慶賀官家壽誕,與民同樂,全似東京體例;如今被梁山泊賊人兩次侵境,只恐放燈因而惹禍,下官意欲住歇放燈,你眾官心下如何計議?”
聞達便道:“想此賊人,潛地退去,沒頭告示亂貼,此是計窮,必無主意,相公何必多慮。若還今年不放燈時,這廝們細作探知,必然被他恥笑。可以傳下鈞旨,曉示居民:比上年多設花燈,添扮社火,市心中添搭兩座鰲山,照依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教府尹點視居民,勿令缺少,相公親自行春,務要與民同樂。聞某親領一彪軍馬便在城外巡哨,李都監親引鐵騎馬軍,繞城巡邏,勿令居民驚憂。”梁中書見說大喜。眾官商議已定,隨即出榜,曉諭居民。
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衝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梁山軍馬圍城之後,便乘三娘回師之際,黃文炳、林沖退兵三十里下寨,因此城內外雖然盤查得緊,但卻未曾封閉城門。
此刻聽得要慶賀官家壽誕,開辦燈會,在城坊隅巷陌,該管廂官每日點視,只得裝扮社火;豪富之家,各自去賽花燈。遠者三二百里去買,近者也過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將燈到城貨賣。家家門前紮起燈柵,都要賽掛好燈,巧樣煙火;戶內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掛名人書畫,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
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鰲山,上面盤紅黃紙龍兩條,每片鱗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青龍一條,週迴也有千百盞花燈。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鰲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