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原來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接連攻陷遼陽和瀋陽,京城一片驚慌。

當時孫承宗在京城擔任左庶子,充任講官,因為他懂得兵法,在軍中頗有些名聲,所以被天啟皇帝任命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主持大明朝地軍務。

孫承宗上任後,馬上上了一道長長地奏摺,指出當時當時軍事體制與作戰指揮上的弊端,主張謀求改革,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

第一,孫承宗認為“兵多不練,餉多不核”,就是說當時地軍隊訓練很差,後勤供應極其混亂,就連保證士卒吃飽穿暖的糧餉都不能保證,要求朝廷注意這兩個方面;

第二,孫承宗認為,當時大明朝是“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邊,而且增置文官於幕府”,就是說,武將只有帶兵臨陣打仗、守衛邊疆的權力,但是士卒的訓練、軍隊的派遣、大的戰略決策,都是由不懂打仗的文官來決定,這種“以文制武”的指揮策略,其實是極其錯誤的策略。

第三,實際上還是第二條的延伸,孫承宗認為“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是不妥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邊疆的事情交給經略、巡撫,但是所有的決策,都是在朝堂上做出的,根本就不切合實際,邊疆的將領們也沒有足夠的權力指揮戰事,這種“將從中御”的方式,是極其不妥的。

所以孫承宗主張,要“今天下當重將權。

擇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節鉞,得自闢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就是要選擇沉穩而有謀略的大將,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足夠的權力,讓他決定邊疆的事務。

絕對不可以隨便派一個京官甚至是宦官,就可以凌駕於邊疆大將的頭上。

孫承宗當時提出了這些策略,最開始天啟皇帝還是大加讚賞的,但是執行下去就變了味道,根本沒有人來認真考慮這些東西。

等到魏忠賢上臺之後,因為多次拉攏孫承宗不成,於是藉著這道奏摺大做文章,指出孫承宗乃是汙衊大明朝歷代皇帝,否定太祖定下的制度,後來適逢孫承宗打了敗仗,於是就將孫承宗削去官職。

如若不是後來遼東吃緊,朝廷根本就不會考慮再啟用孫承宗,但是這次啟用之後,孫承宗根本就是心灰意冷,再也懶得去提這些兵制改革的事情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名將後人(上)

“好!”程真猛地站起來,笑道:“孫老將軍,這些話都說的非常好,朕沒有你懂軍事,只是有一些想法而已。

那麼,你重新上這道奏摺,朕放權給你去做,你必須記住,你是兵部尚書,大明朝的軍制改革之事,你可以全權負責主持,如若有人敢反對你,朕賜予你先斬後奏的特權!”

孫承宗老淚縱橫,再度跪了下去。

自從程真這個少年天子當政以來,孫承宗一直在觀察,看要不要再次提出這些軍制改革的事情,他其實一直在矛盾:一方面,這個少年天子的確是英明神武,而且能夠聽取下面大臣們的正確意見;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他所提出來的很多東西,的確是否定了太祖皇帝的很多做法,這是觸犯大忌的事情。

經過幾個月的猶豫,孫承宗終於決定將這件事情說出來,今日終於能夠一吐為快,而且還得到了大明天子的認可,讓他怎麼能夠不激動。

孫承宗連連不斷的磕頭,激動跟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

程真笑道:“孫老將軍,朕不但放手讓你做這些事情,朕還會親自來帶這支禁衛軍。

如若朕訓練出來的禁衛軍的確戰鬥力強悍,一萬軍馬能夠當作十萬軍馬來用,到時候可要靠你老來推廣這些訓練的經驗啊!”

孫承宗對於這位少年天子已經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感動得老淚縱橫,這時候哪裡還有不答應的道理。

當下連家鄉話都說出來了:“誒,誒……”程真哈哈大笑道,攜著孫承宗地手,眾人繼續走到點將臺的邊緣,繼續觀看明兵們的對決。

下午的對決依然是沒有多少驚喜,給程真的印象,就是這些士卒們的單兵作戰能力都不弱。

畢竟是從八萬人當中挑選出來的一萬精兵,這些參加對決地士卒又是透過了意志力考驗的。

都不是泛泛之輩;但是,這些士卒地團隊配合意識,那個叫做慘不忍睹,估計他們腦子裡面就少了這跟筋……

程真看的搖頭嘆氣,回到寶座上坐下,懶得再看了。

孫承宗道:“皇上但請放心,戚繼光將軍的《練兵實紀》。

之所以沒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