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打起了呼嚕之聲。
還好有一名守衛驚醒,猛然間抬眼一看,竟然是當今天子的車架到此,身後還跟著十多名身著錦袍地官兒,那些官兒的衣服腹部,都畫著不認識的動物,看樣子品級都不小。
這守衛不由得嚇了一大跳。
慌忙不迭的趕緊磕頭,同時高喊道:“皇上駕到。
皇上駕到,諸位大人趕緊出來接駕!”
程真微笑,直接帶著大臣們走進了翰林院,十多名慌慌張張從房子裡面跑出來的官兒,一個個衣冠不整的跪倒在臺階上,走廊上,院子裡。
口中山呼萬歲。
其中有些官兒,可能是已經習慣了皇帝從來不駕臨的事實,竟然連朝服都沒有穿;還有些官兒,則是穿著朝服,沒有戴帽子……簡直就是五花八門無所不有。
程真心中好笑,也不怪罪他們,親自開口問道:“眾位卿家辛苦了,都請平身罷!朕問一句。
你們當中,又有哪一位是徐光啟徐老先生?”
眾官兒哪裡敢起來,不但如此,而且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回答,似乎沒有人知道徐光啟這個人似地。
程真有些納悶,於是將剛才那句話又問了一遍。
還是沒有人回答。
這時候鐵公濟走過來,小聲道:“皇上,這些大人當中,似乎沒有微臣的師父在內!微臣地師父讓微臣不要來打攪他的研究,所以微臣有數月沒有來過這翰林院了,具體情況也不清楚!”
還是有一名官兒抬起頭來,道:“皇上要找的,莫非是那個瘋老頭兒麼?翰林院的所有人都在這裡,除了那個瘋老頭兒之外!”
鐵公濟道:“你說的是哪個瘋老頭兒哦?”
那官兒道:“翰林院有一位老先生,每日裡都不在房中編修典籍。
而是跑到後院去栽種什麼水稻麥子。
這幾日貌似是到了秋收的時候,那老先生應該在後院。
微臣是新來的。
所以不知道這位老先生姓甚名誰!”
旁邊另外一名官兒大著膽子道:“微臣知道,那老先生貌似就是姓徐,微臣這就去將他抓來見皇上!皇上您請稍等,微臣這就過去!”
程真趕緊揮手製止他,道:“慢著!你們都在這裡等罷,鐵公濟,你跟隨朕進去見這位徐老先生!”說完,他恭恭敬敬地提起袍子的下襬,慢慢的走了進去,鐵公濟則緊緊跟在身後。
兩人穿過大堂,再穿過一條走廊,終於來到後院,但聞水聲淙淙,秋風陣陣,很是涼爽。
“哈哈!終於收穫了,終於收穫了!”空氣中傳來一個聲音,那聲音顯得中氣十足,飽含了喜悅之情。
鐵公濟聞言大喜道:“是了,這就是微臣的師父!”
兩人加快腳步,轉過一顆大樹,看到一處比較空曠的空地,地面上鋪著石塊,平整至極。
一個白髮老頭兒正坐在一張板凳上,看著眼前的一個籮筐大笑,他手中捧著一把麥子,不時的去聞那些麥子的香味,再不時地發出喜悅的小聲。
鐵公濟叫了一聲:“師父!”驚喜之情溢於言表,那白髮老頭兒回過頭來,看到了眼前的少年天子,不由得激動至極,趕緊給程真磕頭行禮,口中道:“微臣不知皇上駕臨,死罪,死罪!”
程真親自跑上去,將徐光啟扶了起來,笑道:“老先生乃是國之棟樑,何罪之有。
朕剛才聽到老先生開懷大笑,想必是有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是否可以告訴朕一聲呢!”他目光炯炯的看著徐光啟,滿是期盼之意。
徐光啟受寵若驚,手臂都開始緩緩的搖晃起來,他指了指那籮筐中地麥子,道:“微臣在這翰林院的後院中種了一塊麥子,經過多年試驗,終於找到了最好的耕種方法,將這麥子的畝產量從三石提高到了五石。
皇上您請看這籮筐邊刻著的刀痕……”
程真側過腦袋看去,只見那籮筐旁邊,刻著先後有五道刻痕。
徐光啟道:“這最底下的一道刻痕,乃是最初的產量,那時候只有畝產三石。
微臣經過多年試驗,慢慢的將這畝產從三石提高三石五斗,再到三石八斗,再到四石五斗,最後到今年的五石之多,終於算是大功告成了!”
明朝時候。
一石約莫相當於現代地70公斤,北方地麥田一般都是畝產三石,也就是200公斤上下。
這徐光啟竟然將畝產量提高到了五石,也就是350公斤上下,足足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