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1部分

在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後,即便是不再用支撐的短木杆,也能保持比較好的射擊精度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土火箭

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肖天健便開始動起了著手製造燧發槍的念頭,以他對槍械的發展歷史的瞭解,以目前他手頭掌握的工匠們的水平,還有當世的科技水平來看,如果想要造後膛步槍是不行的,但是打造燧發槍卻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如果是搞線膛槍的話,甚至也不是不可能的,不過他還是奉行飯要一口一口吃的原則,先易後難,從燧發槍開始,至於線膛槍,現在估計搞起來還很難,起碼鑽膛線的工藝就短時間很難解決,即便是用預刻膛線,再卷制槍管,估計也很不容易,所以可以作為作為以後發展的方向,但不能立即便著手研製。

至於燧發槍的製造問題,畢竟他以前也沒見過燧發槍結構圖或者是實物,只能憑藉著他的機械知識進行自己摸索,好在是不管怎麼說,他了解一些燧發槍的事情,做這件事也不見得就很難,而且他已經考慮的不是一天半天了,這近一年來,他已經抽空繪製了多幅圖紙,不斷的在進行圖上修改,現在基本上也已經可以交給工匠們試製了。

而燧發槍這東西,又分為轉輪打火槍和撞擊式燧發槍兩種,最早是一個鐘錶匠透過鐘錶上的發條產生的靈感,造出的轉輪式打火槍,但是這種轉輪式打火槍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結構十分複雜,而且造價也相當高昂,對於工匠的技藝水平更是要求很高,在轉輪發條受到汙染之後,還容易造成不發火的故障,所以在研製出之後,一直沒有大範圍裝備推廣,只在小規模的戰爭中發揮過作用。

所以肖天健在考慮燧發槍的時候,便直接摒棄了轉輪打火槍的設計,直接考慮的是撞擊式燧發槍,畢竟這種撞擊式燧發槍結構要簡單一些,而且工藝也不是很複雜,造價也比較低廉,適合目前他手下工匠們大批次的製造。

於是他便將圖紙交給了幾個工匠中的高手,讓他們從鳥銃生產中抽身出來,開始試製這種新式的燧發槍,畢竟燧發槍和火繩槍結構沒有太大的區別,槍管基本上都一個樣,只是換了一套擊發裝置罷了,只要有現成的圖紙,這幾個工匠中的高手打造出來應該是不成什麼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解決擊發用的那個彈簧片的問題,只要解決彈簧片的彈性還有韌性,便基本上大事已成。

同時肖天健也在關注著炮作那邊的生產問題,先期高肅採用的是泥範鑄炮,雖然生產出了不錯的三磅炮,但是產量低,耗費高,而且還受到季節的影響大,產量無法大幅提升,於是肖天健便在接收了三磅青銅野戰炮之後,便下令改用鐵鑄炮,同時改用鐵範鑄炮法來鑄造火炮。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實踐,現如今用來鑄造六磅野戰炮的鐵範還有三磅炮的鐵範都已經鑄造完畢,並且經過了仔細的打磨,投入到了鑄炮生產之中。

如此一來,僅僅是九月一個月時間,高肅的炮作便鑄造成了三門三磅銅炮,兩門六磅鐵炮,生產速度比起以前使用的泥範鑄炮法提升了不止兩三倍之多,而且試射之後質量完全合格。特別是六磅炮的威力,更是比起三磅炮的威力提高了不止三四倍,並且因為炮膛的口徑增大,使得這種六磅炮的散彈威力也提高了非常大,裝填的散彈數量,幾乎超出三磅炮了五倍還多,一旦使用散彈的話,一炮過去便能一掃一大片,在炮口前面的二百步距離上,可以掃光近二十步寬的橫面,肖天健在驗炮之後,還尤感不足,令高肅為這種六磅炮,鑄造大顆粒彈丸的葡萄彈,如此一來,葡萄彈也成為了六磅炮的必備彈種。

當然在有了六磅炮之後,肖天健還著令高肅和高成兩個人聯合起來,想辦法制造出六磅炮所用的開花彈,畢竟在對付叢集目標方面,遠距離上還是開花彈威力更大一些,遠比普通的實心彈要對敵軍的殺傷大出許多。

高肅和高成二人欣然受命,轉而開始忙活著研製開花彈去了,畢竟開花彈這個東西,在後世已經失傳,肖天健只聽說過,卻沒見過詳細的圖片抑或是實物,而且刑天軍之中的工匠也沒有人造過這個玩意兒,只能憑藉著他們自行摸索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東西在明末應該已經被髮明瞭,官軍之中卻早已被應用到了戰爭之中,相傳當年袁崇煥在寧遠轟死野豬皮努爾哈赤搞了個所謂的寧遠大捷,那個野豬皮便很有可能就是被開花彈擊中的,要不然的話捱了紅夷大炮一個實心彈的話,野豬皮怎麼也不可能又挺幾天才死。

所以即便這個時代開花彈還不成熟,但是也很有必要存在,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出大炮的最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