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那樣好欺負了,自從大明覆亡之後,大中軍立即便加強了各地關隘的防守,而且一支大中軍的人馬駐守在寧遠一帶,死死的盯著他們,他們稍有動作,這些大中軍便立即作出反應,將他們給逼退回去。
另外大中朝刻意的拉攏蒙古諸部,以開設互市來吸引蒙古人背叛他們建奴,皇太極和多爾袞幾次想要召集蒙古八旗的兵馬,配合他們從宣大一帶入關劫掠,可是蒙古人都以各種理由推脫不肯從命,並且還暗中通報訊息給大中朝,使得大中朝的軍隊提前做好準備,結果讓建奴再也無法效仿以前那樣,逛大街一般的到關內洗劫了。
此消彼長之下,關內的大中朝卻在高歌猛進,實力越來越雄厚,一支支大中軍在關內北方組建起來,編練成為一支支精兵,到了去年的時候,建奴已經發現,大中軍在北方的實力,已經達到了當年他們北上的兵力,再想入關行掠,便更加不可能了。
大中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卻不斷的在向寧遠增兵,反倒是不斷的開始派兵進入他們的控制區進行襲擾。
而且這些大中軍極其兇狠,只要潛入他們建奴的控制區,乾脆就效仿當年他們對付大明的時候那樣,實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只要是見到有人留著金錢鼠尾的辮子,根本不問他們是不是滿人,直接便砍去他們的腦袋,即便是一些漢人,也沒有逃脫他們的屠刀。
除非在他們出現的時候,這些漢人主動的立即剪去他們的金錢鼠尾,這樣才可以保住他們的性命,但是這些漢人也必須要馬上跟著他們一起撤回寧遠,使得大淩河以南地區的漢民幾乎逃了個精光,所有農田土地幾乎都被拋荒,更加重了建奴的困難。
這世上的人不管是什麼人,都是由儉入奢容易,由奢入簡卻很難,之前很多年建奴透過不斷的搶漢人出關為奴,這些後金女真韃子們都過上了老爺般的日子,整日裡靠著壓榨漢人奴隸來過他們養尊處優的生活,在山海關大敗之後,關外形勢開始急轉之下,大批漢人開始叛逃,抑或是被建奴屠殺,使得他們的漢人奴隸出現大幅度的減少,於是這些建奴當老爺的好日子也結束了,重新要恢復像以前那樣的自耕自種的日子,現如今讓他們再過回之前的苦日子,他們就有點撐不住了,一個個怨言極大。
大中朝這些年來,還不斷的在關外漢人中散播訊息,鼓勵那些漢人逃回關內,而且懸下了重賞,鼓勵關外漢人殺掉他們的主子,只要帶著他們主子的人頭回去,便可以拿到重賞,還可以獲得土地。
一些漢人包衣奴開始接受了這種宣傳,關外多次發生包衣奴突然間暴起殺死他們的主人,並且將其全家都殺掉,砍下他們的人頭攜帶逃走,這也加劇了後金女真韃子們對漢人的仇視和不信任感,原來跟著建奴逃回關外的少量漢軍,回去之後也被解散,重新編入各旗之中成為了奴隸。
更有一些建奴韃子,開始大肆屠殺關外漢民,使得關外的韃子和漢人之間的矛盾更加激烈。
當四月十三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多爾袞和多鐸等駐守於錦州一帶的建奴們,驚懼的發現,他們的好日子總算是到頭了。
在羅立的親率之下,三萬武裝到了牙齒的大中軍蜂擁出了寧遠城,直撲向了錦州,在這些大中軍的進攻之下,僅僅兩天時間,錦州南部的杏山、松山等城便迅速的被大中軍攻破,留守這兩城的兩千多建奴還有他們的族人,幾乎全部被大中軍屠戮一盡,連三歲孩子都沒有被留下性命。
多爾袞知道大中軍對他們建奴的最後一戰終於到來了,於是他立即召集了錦州一帶的所有奴軍,準備和大中軍交戰。
可是現在的建奴軍士氣十分低下,在多爾袞派多鐸率軍出城碰上了大中軍之後,一戰下來,多鐸便被打了個大敗,逃回了錦州城。
四月十八日,大中軍便將錦州城的東南西三面給包圍了起來,多爾袞登上城樓朝著城外一看,頭嗡的一下便暈了。
只見得城外大中軍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個個大中軍器甲鮮明,士氣如虹,更讓他感到懼怕的是大中軍此次攜來的上百門紅夷大炮,擺在了城外,一輛輛堅固的攻城雲梯還有各種壕橋車、洞屋車、撞車等攻城器具如牆一般的擺在城外。
本來多爾袞還想依靠著錦州城的城牆,在此堅守一段時間,當看罷了城外的大中軍的裝備和氣勢之後,多爾袞的信心一下便垮了下去。
他真是被大中軍給打怕了,最早在崇禎十一年底的時候,他便被當時的刑天軍給狠狠的修理了一次,接著三年前又在山海關被大中軍打了個大敗虧輸,現如今的大中軍裝備比當初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