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割倒的時候,而他們手中被他們引以為豪的所為的強弓硬弩一點也發揮不出來威力的時候,他們也照樣會害怕,照樣會有人臨陣退縮,照樣也會卷堂大散,這一點上透過幾戰下來之後,已經證明他們並非真的是不怕死,而是在明軍面前養出來的驕橫罷了。
眼看著年底將至,就要進入到崇禎十二年新的年頭了,可是建奴軍卻還是沒有要後撤退出關外的打算,肖天健不由得開始有些著急,在他看來,以自己的兵力還有戰鬥力,雖然不至於一下將此次入寇的建奴軍都給打垮,但是也可以擇一支,使勁的幹他一下,把建奴打疼打怕,逼迫他們北返,如此一來,也能多少減少一些此次建奴軍對北方几省的禍害,為大明百姓爭取多保住一些元氣。
可是自從內丘之戰以後,多爾袞和嶽託似乎都意識到了肖天健的這個想法,有人力主幹脆各路清兵合兵一處,和刑天軍在京輔之地來一場大決戰,徹底幹掉這夥刑天賊,可是多爾袞卻當即便喝退了這些主戰之人,開什麼玩笑,想幹掉這一萬多刑天賊,天知道他們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即便是一比一交換,他們也是賠本的買賣,而他們這次出來的六旗(正黃鑲黃兩旗沒有出來,跟皇太極坐鎮關外),如果損失慘重的話,即便是幹掉這支刑天軍,最終也都會傷及元氣,回去之後他和嶽託都要被皇太極追責,所以多爾袞是絕不可能做這種買賣的。
而嶽託也同意多爾袞的意見,他們這次主要目的還是入寇搶掠,不能在這兒和刑天軍拼老命,漢人太多,他們損失得起,他們建州女真可是損失不起,如果逼著蒙古八旗當炮灰的話,搞不好回去之後蒙古人還會造反,所以決戰是不符合他們的利益的。
於是在多爾袞和嶽託的堅持之下,韃子兵還是在輔南一帶開始分兵四下行掠,但是多爾袞和嶽託卻告誡麾下的各路兵馬,令其不得小覷刑天軍,並且絕對不許託大去跟刑天軍死戰,凡是遭遇刑天軍,要主動迴避,避免和刑天軍發生大規模的戰事。
雖說韃子各路的軍將們得到多爾袞和嶽託的指令之後,開始有些不太相信這是真的,可是傳令之人卻都是多爾袞和嶽託的親信手下,把話說的很重,並且將他們在鉅鹿一戰和內丘一戰中的戰況還有刑天軍的兇厲告知了這些韃子軍將們,並且嚴厲的告誡他們,這是睿親王的嚴令,不得違抗。
於是這些韃子軍將這才開始重視起來,不過還是有人不太服氣,認為南人實在是不可怕,大明的官軍他們都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居然還能怕這支造反的變民軍嗎?
但是不服氣的人馬上便吃了虧,在碰上刑天軍之後,一個照面便被刑天軍的兇猛火力給打了個滿地找牙,在刑天軍陣前丟了一地的韃子兵的屍身,接著便又被刑天軍騎兵好一通掩殺,被殺了個丟盔棄甲大潰而逃。
幾次小規模的接觸戰之後,刑天軍的名聲便在韃子軍之中迅速的傳開,使得這些韃子們都知道了刑天軍的厲害,再也不敢輕易與之爭鋒,只要一發現刑天軍的蹤跡,馬上便拔腿走人,總之是不跟刑天軍死磕了。
如此一來,刑天軍想要抓住到處流竄行掠的韃子主力,還真就不很容易,這已經幾天下來,他們都沒有能抓住韃子的大部人馬了,只有司徒亮率領騎兵和林洛的斥候大隊一起,時不時的會抓住一些在各地流竄的韃子游騎,敲打敲打,不過這都是小打小鬧,基本上無法傷及韃子的筋骨,這樣的情況讓肖天健有點鬱悶,可是一時間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他倒是知道一些有關建奴這次入寇的事情,起碼知道韃子會跑濟南,破了濟南城,可是現在因為他的出現,他已經不敢確定韃子還會不會這麼幹了,所以一時間該怎麼抓住韃子的主力狠狠的收拾他們一下,讓肖天健頗為頭疼。
而這種情況即便是作為隨軍參議的李信,也拿不出一個很好的辦法,只能儘可能的將林洛麾下的斥候們放的更遠一些,追尋那些韃子主力的下落。
但是韃子入寇情況有所不同,他們只攻城拔地,但是卻不守城,往往攻下一縣之後,先是大掠一番,然後就押著男女青壯帶著所獲之物立即離開,目標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他們主動避戰的話,刑天軍還真是不太好抓住他們。
第六十一章 轉怒為喜
而就在到了新年的時候,肖天健收到了高起潛率兵在漳河堵截刁正護送的南下民眾的訊息,當即他便拍案大怒了起來,大罵起了高起潛這個閹貨,不過轉念一想,這件事應該不會這麼簡單,高起潛這個混蛋不是那種好戰敢戰之人,如果他自己的話,在得知了刑天軍的厲害之後,應該不會主動尋求和刑天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