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它們邊緣淺淺的堆土來看,這些土坑既不大也不深,與子母航空炸彈造成的彈坑有些相似,可它們散佈的面積和出現的位置實在可疑,蘇軍的坦克指揮車用無線電向各車下達了繞行命令。儘管在路途上顯得捨近求遠,出於安全考慮,蘇軍坦克手們還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命令。久經戰火考驗的T…34/85坦克保持著較快的行進速度。一些車長探身在外,操著12。7毫米重機'木倉'隨時準備開火,戰鬥步兵們也緊握著手中的衝鋒'木倉'。以便在地鼠鑽出土坑的第一時間掄錘重擊。
由於這些土坑幾乎將村莊朝東一面包圍,蘇軍坦克只能儘量繞開而無法完全避免。從一些土坑旁經過時,坦克手和戰鬥步兵好奇地觀察著這些不像是手工挖掘的淺坑,它們距離散兵坑的規格還有明顯的距離,基本上只能容納成年人以蜷縮姿態側躺其中,放眼望去數以百計的土坑中並不見一人蹤影,而從這附近經過的坦克也沒有一輛遭遇攻擊或碾上地雷的。從情勢上判斷,插入這一區域的德軍部隊還沒來得及構築完備的作戰工事,投入反擊的蘇軍自行火炮正逐漸掌控局勢,敵人的火箭彈攻擊也趨於平息。說不定那些搭載火箭彈發射架的德軍車輛已經在亡命狂奔了。
沉悶的嗡鳴聲從空中傳來,十數架伊爾…2攻擊機在四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從東面飛來,然而它們回應的增援呼叫並非在此遭遇炮擊的蘇軍部隊,在蘇軍官兵們的仰望中,這些多數時間都難逢對手的戰鷹徑直從頭頂上方飛過,遠去的姿態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蘇聯空軍無暇顧及這處戰場。德國人可不打算拱手相讓。就在一少半坦克越過村莊東面的岔路抵近村莊邊緣時,戴著大耳沿迷彩鋼盔的地鼠出洞了。為了這場蓄謀已久的伏擊,他們顯然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土坑之中的精心偽裝可謂瞞天過海,即便從旁經過的蘇軍士兵也沒有發現異常。隨著戰鬥打響,德軍士兵們紛紛揭開偽裝投入戰鬥,從幾十米甚至十幾米外朝蘇軍坦克發射反坦克火箭彈,“鐵拳”、“坦克殺手”乃至“巴祖卡”紛紛上陣,另一些士兵則以突擊步'木倉'和衝鋒'木倉'獵殺蘇軍坦克上的戰鬥步兵。密集的'木倉'聲、爆炸聲以及各種火箭發射器的尖嘯聲匯聚成片,僅憑常人的聽覺已是難以區分,而陷入戰陣的蘇軍坦克雖然擁有堅厚的裝甲,並且儘可能加強了薄弱部位,但它們就像是失足陷入蛇穴的武士,鋒利的長劍無從發威,光亮的鎧甲並不能保護身體的每一處部位免受毒蛇的尖牙和毒液侵蝕。只短短几分鐘時間,意氣風發的蘇軍坦克群就變成了一堆堆動彈不得的鋼鐵甚至熊熊燃燒的火球,為求生而離開坦克的乘員和隨行的戰鬥步兵竟無人倖免於難!
對於村莊外圍發生的戰鬥,遠處的蘇軍自行火炮群根本幫不上忙,步兵們還在為剛才的炮擊收拾殘局,狀況惡化的交通致使他們對發生在坦克部隊身上的屠戮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只能從望遠鏡中看著伏擊得手的德軍步兵們撤入村莊。在敵人接踵而至的突然炮擊和伏擊面前,蘇軍折損了三十多輛坦克及相當數量的運輸車輛、作戰兵員,可謂鋒芒受挫,但這並不能完全阻止他們向西推進的步伐。二十多分鐘之後,一隊坦克取代先前團滅的友軍成為這一路縱隊的鋒線,幾群戰鬥機和強擊機也應召而來,對毗鄰道路岔口的德國村莊實施輪番轟炸。又過了半個多小時,蘇軍坦克隆隆駛過村莊廢墟,戰鬥警戒分隊也隨之部署開來,保護機械化部隊的作戰和運輸車輛繼續完成這段艱難異常的路程,然而他們沒能順利走出10公里,相似的一幕又出現在下一個岔路口,而這次德軍設伏所依託的是一條灌溉農田的河渠,並且動用了多具有效射程較遠的X…7D型制導反坦克火箭……蘇軍解圍部隊在途中走走停停、緩慢行進,處於包圍圈中的蘇軍部隊已經連續好幾個小時蒙受德軍的炮擊襲擾。在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中部,蘇聯空軍佔有優勢,可德軍噴氣式戰鬥機的頻頻出擊使得他們始終無法在包圍圈上空撐起密不透風的保護傘,派來轟炸德軍炮兵的蘇軍強擊機屢遭德軍舊式戰鬥機和地空火箭彈的襲擊,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已被擊落40多架,沉重的損失迫使蘇軍指揮部改派戰鬥機掛彈出動,而這樣的空中打擊並不足以遏制德軍機動火力的戰鬥行動。在包圍圈的外圍,德軍已悄然集結了三十多萬重兵,除阻擊、遲滯蘇軍支援部隊的兵力外,約二十萬進攻部隊經過一個白天的養精蓄銳,對接下來的夜戰已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準備。隨著夜幕的緩緩降臨,戰場局勢正發生著難以逆轉的變化。在東西方陣營大戰乃至二戰的許多戰役中,蘇軍的夜戰表現都要好於對手,數年來,他們的軍官和士兵不論作戰素質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