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因投入主要戰場而無暇擔負運輸裝備的任務,傘兵們獲准啟用各處秘密儲備物資,並且得到了正規遊擊部隊的配合,襲擊、阻截蘇軍後援部隊在他們眼裡也早已是熟門熟路的活計。帶著十足的信心,德國傘兵們大都按時抵達了預定作戰地區,他們連夜佈置雷陣和反坦克伏擊圈,有些位置靠前的當晚就與蘇軍增援部隊交上了火。按照以往經驗,傘兵們可以憑藉靈活多變的戰術讓敵人暈頭轉向、進退兩難,但是這一次,德意志的空降精英們發現自己很難遊刃有餘地施展戰鬥技巧。為蘇軍裝甲縱隊打頭的掃雷坦克模樣醜陋,清掃地雷的效率卻是一流,隨同坦克行進的車輛居然搭載了防空探照燈,只要對手一出現。他們就會用炫目的光柱進行搜尋,而蘇軍士兵簡直就像是性格暴烈的馬蜂,不論對手是從村莊、樹林還是田野發動襲擊,只要探照燈鎖定目標的大致方位,他們便不顧一切地進行攻擊,直至將襲擊者消滅或是遠遠驅逐出危險範圍。除此之外,德軍傘兵們還遭到了蘇軍戰機的攻擊,夜間飛行的伊爾…2在地面部隊的光焰指引下大量投擲子母彈。而且一架強擊機所攜帶的子母彈就能夠造成大面積的殺傷!
深入敵後的第一批德國傘兵表現乏善可陳,趕在黎明之前,德軍運輸機又投下了第二批傘兵,重點破壞羅斯托克至漢堡和柏林至漢堡這兩條交通主線。由於夜間空降的準確性很難得到保證。天亮之前只有大約一半傘兵抵達了目標地域,他們對易北河支流上的三座公路橋和一座鐵路橋發動襲擊,這些早先遭到爆破的橋樑已被蘇軍修復,並且有蘇軍衛戍部隊駐防。戰鬥中,德軍傘兵們攻佔了兩座公路橋併成功實施了破壞,按照常理,在這兩座橋得到修復之前,蘇軍車輛只能涉水渡河,行進效率將大打折扣。可是天亮之後,留在附近窺探情況的德軍傘兵發現蘇軍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鐘即恢復了道路暢通,在這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便是蘇軍的機械化架橋車輛。不僅如此,蘇軍還用坦克、裝甲車以及高射炮加強了這些橋樑的保護,並派出摩托化分隊在周邊展開搜尋,使得德軍傘兵突擊隊疲於藏身而無從發動二次襲擊。
明朗的陽光照耀大地,在德國北部的沃野上。兩支數量驚人的蘇軍機械化部隊正向漢堡和不萊梅疾進,不但是德國的傘兵部隊難以遲滯他們的步伐,當蘇軍的重兵集團進入薩克森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後,營、團規模的德軍快速部隊也難以牽制住他們的進軍勢頭——蘇軍官兵以善於吸取戰場經驗教訓而聞名,經過前面兩場戰役的羞辱,他們遇到德軍襲擾阻擊部隊時不再整隊停止前進,而是專門分派出精銳戰鬥部隊投入反擊,餘下部隊強行推進。一旦出現坦克車輛阻塞道路,後續部隊會毫不猶豫地動用爆破手段。憑藉冷酷而果斷的方式,蘇軍機械化兵團在德國腹地保證了每天150公里以上的行軍速度,其裝甲先鋒抵達漢堡近郊的時間比德國人的預期提前了足足30個小時!
不期而至的鋼鐵碰撞發生在德軍對蘇軍波羅的海方面軍主力形成包圍之勢的第二天中午,地點是漢堡以東、易北河北岸的格林德,它距離漢堡市中心只有20公里。緊靠從東方和東北方進入漢堡的道路匯合點,部署在這裡的德軍扼住了蘇軍部隊進出漢堡的主要通道,而這也是“不萊梅包圍圈”右翼最外側的支點。在這之前的14個小時裡,漢堡城內及外圍的蘇軍部隊三度進攻格林德,不論夜戰還是晝戰都被德軍狠狠擊退。贏得連勝的德國部隊僅有一團又一營兵力,即德國陸軍第29反坦克團和第102**坦克營。雖然配以德國陸軍的番號,前者是在帝國近衛軍第29反坦克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後者則是帝國大本營直屬第2突擊坦克營——帝**隊最精銳的坦克部隊之一。這個營以16輛標準配置的黑豹坦克為核心力量,它們多數由帝國在阿根廷和西班牙建立的工廠生產,零部件自產率在60%左右,其餘部件需借拖拉機名義從其他國家進口,整體戰鬥力與二戰末期的黑豹型號相當,效能雖不足以對抗蘇軍新近列裝的T…54主戰坦克,憑藉良好的步坦協同和靈活的戰術運用而有不俗的表現;該營所配備的另外二十多輛戰車均為經過改裝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原有配置已無法威脅蘇軍坦克的三號坦克拆去主炮改以制導反坦克火箭彈為主要武器,四號坦克保留了長管75毫米炮,並在炮塔兩側加裝了非制導火箭彈發射器。
率先進入格林德的蘇軍坦克部隊隸屬於近衛紅旗科捷利尼科夫斯基坦克第3軍,蘇軍進攻德國之初,該坦克軍被列入總預備隊,後調入波羅的海方面軍作戰,堪稱最精銳的預備部隊。雙方交手之前,德軍偵察部隊已發現蘇軍坦克縱隊蹤跡,蘇軍指揮官亦從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