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戰鬥人員開火了,一枚又一枚超口徑或同口徑火箭彈拖著明亮的尾焰和濃重的白煙從廢樓飛射而出,以並不絕對筆直的軌跡飛向了蘇軍坦克。這些採用空心裝藥技術的破甲彈配備彈底慣性瞬發引信,接觸目標時即會發生爆炸,進而透過聚能效應擊穿裝甲,這意味著它們如果沒有直接命中敵方坦克,其破壞力可能還不及一枚普通的手榴彈。好在德軍的反坦克射手們已經冒險推進到了靠前的位置,半分鐘內接連射出的六枚火箭彈有四枚中的。最前面那輛下碧如同一頭狂暴的犀牛捱了第一彈還在倔強地反抗,車載機槍更是一刻不停地向前掃射命中車身正面的第二枚火箭彈才終於讓它“老實”下來。側旁跟進的第二輛T…34試圖以緊急剎車和倒退來避開德軍反坦克火箭彈,可它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了一些。迎頭而至的火箭彈像是給這頭野獸注入了一劑麻醉劑,它那鋼製的履帶仍隨著負重輪移動了一段距離。須臾靠後的艙蓋被開啟,一名像是受了重傷的蘇軍坦克手艱難地爬出坦克,很快被隨行的步兵救下一一然而沒能走出幾步,便被眼疾手快的德軍機槍手用一梭子彈統統掃倒。
距離稍遠的第三輛T凹炮塔正面中彈這個位置的裝甲最厚,而位於炮塔下方的駕駛員和機電員是有很大機率躲過一劫的。所以它中弈後並沒有當場趴窩而是小角度轉動車體,迅速開到前面兩輛被擊毀的坦克後面才停住,由此避開德軍的反坦克火力,但也就此退出了戰鬥。
一匣子彈打光,林恩緩過勁來。看到正前方三輛蘇軍坦克兩毀一傷,他稍稍鬆了口氣,僅憑那些蘇軍步兵是很難在這樣的戰場上取得突破的。
只可惜這已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才過了不到一分鐘,第四輛蘇軍坦克從廢墟豁口轉身而出,緊接著是第五輛、第六輛,等到第七輛戰車駛出時,林恩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傢伙體型比普通T34大了一號,而且有著類似“獨角仙”的獨特輪廓,因為有過記憶深刻的交戰經歷,他一眼就認了出來M硼約瑟夫斯大林2型坦克!
除了防禦出眾,這種蘇軍重型坦克還裝備了威力強勁的122毫米口徑火炮,移動速度則與德軍的虎式和虎王相當,可它的標準重量卻僅比下縱鈣多出一噸這恐怕要讓德國的坦克設計師們鬱悶不已,更要讓德軍坦克兵們大呼不公平吧!
儘管擁有摧城拔寨的能力,低調登場的此一抑沒有猛衝過來,而是默默地讓出豁口通道,獨自在距離廢樓物多米外停了下來,高昂的炮口緩緩降下,卻不走向堅守於此的德軍將士們致意。須臾,又有一輛DS…2和兩輛DSU…152接連從豁口使出。相比於一邊行進一邊開火的下墜。這些樣貌獨特而醜陋的犬傢伙在發言之前都默不吭聲。它們在這德軍反坦克炮打不到、反坦克火箭筒夠不著的位置停住之後,很是從容地調整了車位以及炮口,那架勢甚至讓人想起高爾夫球場上準備擊球的選手!
只要是視力正常的,在廢樓這邊都能夠輕易發現對面的四位“不速之客”。相較於數量堪用“海”來形容的T…34DS…2與DSU…152到1945年初夏時的總產量各自只有三四千輛,在規模龐大的蘇軍鋼鐵洪流中屬於“少數品種。”但比起德軍的虎式和虎王來說仍具有優勢,加之‘懈年後裝備一線部隊並參加了一系列重要戰役,對德軍官兵來說也算是熟面孔了。雖然沒有人用喊叫、說話聲作出表示,但林恩還是明顯感覺到戰場氣氛的變彳上一蘇軍步兵們安靜了許多,只有剛剛上來的T必以過剩的精力朝廢樓這邊射擊,而靠前的德軍反坦克射手們只要還有彈藥,無不在找尋更為隱蔽的位置藏身,靠後的機槍射手們亦不約而同地暫停了射擊,只有少數使用突擊步槍和普通步槍的德軍士兵在徒勞地獵殺對面廢墟中暴露部分軀體的蘇軍步兵。更讓林恩感到不安的是,少數在廢墟間穿行的德軍士兵不走向前而走向後,他們有的負了輕傷,有的丟失了武器,但這些都不足以作為臨時撤離陣地的充分理由。
一旦產生了搬退的念頭,好不容易找回的信心又開始動搖起來。可是,這個時候搬離陣地很可能會大幅降低自己在手下心目中的形象與信賴度,畢竟他們宣誓效忠的是帝國元首,一旦自己不再是那個英勇果敢且能夠帶領他們打贏硬仗的指揮官,有幾個能跟著自己冒險?
想到這裡,林恩不由得感慨時間之短,若是這一群士兵跟隨自己多年並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那自己根本不需要如此的瞻前顧後。
也就這麼轉念之間,完成調整的蘇軍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開火了。它們雖然只有區區四門,但‘醜和‘。毫米口徑的榴彈砸下來,聲威與普通炮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