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部分

這個時候,為了履行一名帝國戰士的使命,他勇敢地踏上了前往bō茨坦的行程,最終和數十名同僚永遠留在了故土。

相比於活著卻依舊在漂泊和抗爭的,他們或許更加幸運。

驅車抵達碼頭,林恩戴起佩有鷹徽的軍帽,與潛艇指揮官羅滕巴赫少校握了手。這個鬍鬚颳得很乾淨的海兵軍官穿著一身與第三帝國海軍常服相比僅有細節部分稍作改動的軍服,佩戴著橡葉騎士十字勳章和巴洛角戰役紀念章,這意味著他參加了數月前對蘇軍登陸部隊的殲滅戰。此時停靠在碼頭旁的則是一艘小巧的XXIII級潛艇,它排水量僅有200多噸,不裝魚雷進行短程航行最多可以搭載30多名乘客,並可以在不上浮的情況下以蠕式電動馬達持續潛航近兩百海里,且配備了可進行水下充電的通氣管。

經過小半夜的折騰,從特隆姆瑟帶回避難所基地去的新鮮蔬菜和維京婢酒已經裝上潛艇,林恩將是唯一的回程乘客。

獨自拎著公文包登上潛艇,羅滕巴赫少校將艇上唯一的單人間也就是艇長室讓了出來。潛艇在他的指揮下緩緩駛離港口,快要繞過克瓦爾島西南角的時候才完全沒入水中,只留下潛望鏡在水面觀察,建立在島上的英軍雷達基站發射的脈衝bō徒勞地掃過海面,對潛望鏡大小的物體以及在水下游動的物體壓根起不到有效的探察作用。

由於最近幾個月的頻繁往來,羅滕巴赫少校和他的艇員們對從“避難所”到特隆姆瑟的這百來海里路程瞭然於xiōng·即便是完全漆黑的夜晚也不會跑偏。見潛艇進入了正常的潛航狀態,林恩本想和衣入眠,養精蓄銳對付接下來在大本營的“戰鬥”,可腦袋裡始終有個問題在困擾著他。想了想·還是走到位於潛艇中後部的指揮艙。

羅滕巴赫少校正在檢視各處儀表。

“少校,能和你聊兩句嗎?”林恩說。

“當然,尊敬的加爾戈將軍!”羅滕巴赫少校聯連忙轉身過來毒到帝國絕無僅有的“特別中將”身旁。

“能否借這裡作個無記名、無責任的問題調查。”林恩輕聲提出自己的要求。

羅滕巴赫少校想了想,做了個請便的手勢。

“諸位同志!”林恩拍掌道,“有個關係到參謀決策的忙想請大家幫一下,這是一個不記名、沒有任何責任的問答。在你們看來,戰爭中海軍規模、技術和戰術這三類最重要的是哪個。”

艇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既不算最年輕、也不是最年長的海兵士官最先答道:“規模!”

接下來,指揮艙裡的其餘五名艇員大都給出了相同的答案,唯有一人回答“戰術”。

“您覺得呢?”林恩沒有拉下這裡最後一人,羅滕巴赫少校。

少校猶豫了一下,答說:“三個因素都是關鍵,如果非要說最,我覺得是規模。”

這應該是德國海軍官兵對兩次世界大戰的切身總結。

林恩點點頭,他其實想知道普通官兵覺得冒極大風險救出被拘押的德軍將領值或不值·但直截了當的問大家恐怕不會說出真實想法,換個方式也能達到最基本的目的。一群好的將領對贏得戰爭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但沒有一群好的將領未必就會輸掉戰爭·國家實力才是戰爭天平的最大決定因素。想通了這個道理,林恩也就對後面的事情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思路,這才安下心來睡眠。

16個小時後,林恩精神抖擻地站在了元首和隆美爾元帥面前,端端正正地行了禮。

距離上次見面才過了一個多星期,元首依舊展現出那種與常人印象截然不同的和藹與平靜,尤其那一頭宛若初雪的銀髮,乍看上去就像是個閱覽世間一切的老者,xiōng懷似海。

被許多人譽為帝**神的隆美爾捧著記錄本坐在元首辦公桌右邊臨時設定的椅子上,整個基地內也就他能夠在元首辦公室獲得這樣的待遇·要知道就連戈培爾也只能順從地在一旁站著。不過,以往照片上目光深邃而狡黠的“沙漠之狐”也不再是從前的樣子,1944年在法國戰場遭遇盟軍空襲所受的重傷使得他面容有了很大變化,當時顱骨破裂、頰骨粉碎,儘管德國醫生高超的外科技藝保住了他的姓名,但粗長的疤痕和失明的左眼便從此與這位聲名顯赫的德國元帥相伴。

在他那隻僅剩的眼睛裡·林恩看到了無奈背後的冀盼。

“漢斯,你介紹一下情況吧!”元首溫和的開口了,情報長官安德里從林恩一進來時就畢恭畢敬地站在辦公桌正對面的地圖下,他應了聲“遵命”,遂看了眼林恩,用公事公辦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