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0部分

無法避免損失。他們唯有用更加瘋狂的進攻來應對,只有儘早攻克萊貢城他們才能避免這種隨時可能遭遇的滅頂之災。

崑崙湖畔成為了戰爭的中心焦點,鑑於城牆攻防戰火龍炮對馬其汗士兵的殺傷強度太過兇猛,馬其汗人也果斷地調整了佈署將突擊重點放在了崑崙湖沿岸。雖然在前期西疆已經將湖泊沿岸的船隻焚燬一空,湖沿岸地望不見邊的竹林成為了天然的造筏原料。短短三天之內數千艘竹筏便趕工完成。萬舟競渡,雙方在崑崙湖上再次上演了一場血戰。

不過針對崑崙湖畔的防守弱勢,溫拿也是將重點佈防擺在了這裡,沒有了火龍炮的支援,這裡就只能憑藉先期的佈置和士兵們的頑強來抗衡馬其汗人地衝擊了。應該說來自帝都的提醒為萊貢防守贏得了一個寶貴的應對機會,雖然無法將整個崑崙湖畔防線建成向城牆那般堅固完善,但溫拿還是想法設法在最短時間內沿著崑崙湖湖畔修築起了一百多座防禦高臺。這種高臺或者用木石結構,或者就直接就地取土壘築而成,粗糙簡陋但相當實用,每一座高臺或者設定三五臺弩車,或者安置一兩臺中型投石機,或者直接配備一個小隊的高嶽標槍投手,來自半島地區的高嶽民兵們成為了第四軍團最重要的補充力量。

每一次來自對岸的衝鋒總會讓溫傑心中懸起,馬其汗人捨生忘死的衝鋒在水上攻勢中也得到了表現,雖然很明顯他們並不擅長水面作戰。但巨大的雙層竹筏還是為他們提供了較為穩定地攻擊平臺,巨大的竹排豎立起來變成一個天然的擋箭牌,無論是投槍還是弩矢都很難突破這種土製盾牌形成地保護屏障。在這一點上的失誤讓西疆一方付出了相當代價,除了投石機能夠擊破竹排的屏障給馬其汗人帶來威脅外,其他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竹筏慢慢逼近湖岸,大批馬其汗士兵藉助這種土製盾牌的掩護一波接一波衝上湖岸,但他們的好運氣也只能到此為止了,錯綜縱橫的高臺攻擊充分發揮了他們制高點作用,每一波弩矢攻擊或者標槍投放總能遏制住最為兇猛的衝擊波,也總能為己方防線最為危險的所在帶去一把助力。

高達四米的高臺沒有留什麼可以逃生的通道,也就是說這也向守衛的戰士們下達了人在陣地在的死命令,而這種土製高臺也給馬其汗士兵帶來很大麻煩,光溜溜的四壁如果沒有攀援工具根本無法爬上,除非搭起人梯,但這無疑是給對方一個屠殺的機會,而為了奪取一座高臺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顯然顯得有些不划算,但如果不奪下這些高臺,在後方的他們給已經突破防線奮勇向前的馬其汗士兵帶來的傷害不問可知,連普天成在戰後都不得不承認想出這個主意的確給自己一方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甚至成為了萊貢一戰乃至整個半島戰役的一個關鍵節點。

馬其汗人在第一次突破崑崙湖一線防線時的確有些順利,由於西疆沒有估計到馬其汗人利用竹排作為防禦盾牌有效的減輕了透過崑崙湖面可能帶來的殺傷,使得馬其汗攻擊波順利的進入了近戰階段,這個時候馬其汗人數量上的優勢就得以充分顯示,雖然西疆一方也在湖岸作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但面對蜂擁而至的馬其汗人他們不得不依靠簡易的步兵防線來抵擋敵人的衝鋒。

這是一場事關萊貢城以及萊貢民眾生死存亡的命運之戰,志在必得的馬其汗人固然是吶喊著吼叫著高舉著兵刃武器衝上來在岸邊與嚴陣以待的西疆步兵混戰在一起,而西疆士兵亦是抱著捨身成仁的想法殺死一個算夠本,殺死兩個算賺,雙方就在湖岸潮溼的低地上展開了一場空前慘烈的苦戰。馬其汗人源源不斷向已經攻佔的灘頭陣地輸送著士兵,而溫拿也來不及為自己的失誤而後悔,唯有將所有預備隊全部壓上,要麼將馬其汗人壓回湖那邊,要麼就只有聽憑馬其汗人衝破這道防線坐視萊貢的淪陷,別無其他選擇。

木力格為溫拿留下的兩個聯隊高嶽民兵再次在這一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支高嶽民兵雖然在半島之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並未為他們落實尷尬的身份贏得最終認可。在半島這個敏感地區,為了避免民族關係的進一步複雜化,連兩個警備師團的成立都不得不考慮民族各方面的平衡,而高嶽一族素來在半島地區不受歡迎,一萬多高嶽民兵要想轉化為西疆正規軍的想法很快破滅,而想佔用警備師團編制的意見也遭到了半島地區各方民族勢力的反對,但要讓木力格放棄這批高嶽民兵不但會喪失自己的信譽,木力格從內心深處也不願意那樣做。

在這種情況下,左右山高皇帝遠,秦王殿下和軍務署的人一時間也還顧及不過來,木力格和溫拿二人在與鍾文靜、金寧兩位總督商量之後,又作通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