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支援西疆的力量受到侵犯。”
第一百二十八節 代價
古基話中有話,聽得田易心中也是一驚,果不其然,西疆也早就瞄準了這筆黃金,幸好自己未曾隨意妄動,否則只怕還會替田氏一族引來毀家滅族之禍。不過在宦海中打滾幾十年的生涯早已將他的養氣功夫練就得爐火純青,雖說心中暗驚,但並未露出半點驚惶不安的表情,反倒是扶須頜首不已,一副滿懷欣慰的模樣。
“賢侄所言甚是,今日愚叔前來也就是要透過賢侄向秦王殿下移交一筆黃金,這本是帝國財政金庫的黃金儲備,論田某也無權處理,但眼下帝國內戰不息,江山更迭,朝代變遷,這是歷史發展潮流,誰也無法阻擋,田某也不想過問這些事情,但司徒家族這些不肖子弟竟然企圖用這筆資金來繼續進行內戰,這卻是田某不能接受的,所以田某為了天下民生計,希望將這筆黃金移交給秦王殿下,希望秦王殿下能夠善用這筆資金,讓我們唐河一族能夠少受一些磨難,早日還復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的景象。”既然對方已經隱約猜測到自己來意,田易索性就挑明話題,他裝出對對方已經察覺這個情況一無所知的模樣,一副為天下民眾憂心的架勢,倒也是頗有一份憂國憂民的味道。
古基看在眼中也不點破對方,只是微笑著連連點頭,“田叔果然深明大義,天下江山並非某一人某一族私產,四海之地,唯有德者居之,這本是天下共理,但司徒一脈似乎卻不能明白這個道理,委實讓人遺憾。秦王殿下也早就說過,他並不願意背上一個背主自立的名義,但眼看著利伯亞人、倭人紛紛將魔掌伸入我們唐族世代故居之地,而南面的馬其汗人卻又頻頻在帝國腹地肆虐,再看看司徒家族子弟們的表現,肆無忌憚的和外族甚至是我們唐河民族的宿敵勾結。罔顧民心民意,出賣帝國主權,連大東洋上那些世代皆為我們唐族土地的島嶼也可出賣,這樣天人共憤的事情卻是接二連三的發生,若是秦王殿下不舉義幟,只怕又會釀成一場像太平教人大起義一樣席捲整個帝國幾乎要讓唐河民族陷入極度衰敗的大風暴中,那樣只會讓我們唐河民族失去一次復興的大好機遇,古基在想這怕是所有有良知的唐河人都不願意見到的。古基也能夠理解田叔的苦心,這筆黃金儲備既非司徒家族所有。也非秦王殿下該得,而應當用於帝國民眾福祉,眼下帝國戰亂不斷,相信經過這一番洗禮之後,帝國各地民眾都要這筆資金來改善生活,發展經濟,古基在這裡鄭重向田叔承諾,這筆資金絕不會用於其他方面。只會用於帝國境內我們唐族民眾的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和撫卹救濟事業上,這一點請田叔儘可放心。”
“如此甚好,這筆黃金放在老夫手中,老夫也頗感壓力巨大,司徒一家屢次三番想來打這筆黃金的主意,都被田某託詞推走,如今這筆黃金能夠交到秦王殿下手中,發秦王殿下的雄才偉略一定能夠將這筆資金用到最合適地方。老夫心頭的這塊大石也就算是平安落地,老夫也就可以安安心心地頤養天年了。”田易得到對方某種暗示性的承諾已經心滿意足了,自己宦海幾十年積蓄頗豐。並不需要這筆太過顯眼刺目的東西,還是交還給需要這筆資金的人更合適。
“呵呵,田叔儘管放心,秦王殿下也絕不會辜負田叔的期望,如今大勢已定,相信要不了多久秦王殿下就會在帝都和田叔會面,到那個時候田叔再與秦王殿下把酒言歡也不為遲。秦王殿下肯定還會有許多事情要想田叔問教的。”古基也不再多客氣,不過他也知道這位帝國的財政大臣還是有些真本事,能夠以一己之力維繫帝國財政命脈數十年,他功不可沒,秦王殿下若然真的入京稱帝,統治這樣龐大一個帝國,只怕不少方面還要向這些老人請教才是。
雲中之戰不但徹底毀滅了司徒泰的夢想,同樣讓司徒玉霜陷入了絕境,司徒泰已經重返北平佈署下一步的防禦,但在司徒玉霜看來,這後期的防務佈署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以如此大的優勢依然慘敗在李無鋒的西疆軍手中,司徒玉霜對於自己這位大哥已經完全喪失了信心,她不相信自己這位志大才疏的大哥還能幹什麼,燕雲郡經濟原來就在帝國十郡中排在倒數幾位,現在幾十萬大軍被西疆軍打得殘破零落,要想重新恢復元氣,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帝都的金融家們都閉門謝客,顯然是不再相信自己的保證,而沒有這些人的支援,發一個燕雲外加民怨沸騰的東海,司徒玉霜不知道自己這位大哥究竟還能撐多久。
愁苦絕望的情緒纏繞著司徒玉霜,她不想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但理智告訴她自己,她不得不承認李無鋒無論在哪方面都比自己這幾位兄長強上太多。從軍事謀略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