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著火石彈和弩矢會在這個時候降臨,如同暴風驟雨般的打擊,短短几息時間裡,就給城頭的三江士兵造成了巨大傷害,數百名士兵在這一次突襲中當場喪命,而重傷者無一不是瘸腿殘手,慘不忍睹,也極大的打擊了三江一方計程車氣。
第七十三節 大會戰(四)
連太陽似乎也不願意見識這慘烈的一幕,悄悄的溜進了雲層背後,夕陽的餘暉江雲層邊緣映得金光燦爛,但天幕也卻漸漸的暗淡了下來,這也預示著第一天的攻防進入尾聲,當然,除非進攻一方的主帥有意挑燈夜戰,但在這種情況下,夜戰也是一種難以起到更好的效果,馬其汗人的主帥並不想這樣做。
隨著號角聲轉換成有些悲鳴味道的長嗚聲,首先撤退的是戰鬥在第一線的步兵戰隊,當步兵後退到一定位置後,各種小型工程器械才開始後撤,而那些大型攻城械具也在畜力或者人力推動下緩慢後退,兩翼的騎兵隊這個時候卻是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要塞內的敵人衝出來藉機掩殺,不過看上去要塞內的三江大軍也損失不小,一切都以十分平和的形式收場。
城牆上斑駁血痕和依然在冒著濃煙的城樓預兆著戰事並未結束,這不過時一個短暫的休息罷了,是為了第二天更加殘酷的戰鬥。雙方收拾屍骸的後勤人員都按照慣例舉起了白白底紅十字架的免戰旗,休息了一天後勤兵們開始在城牆上下忙碌,無論是血肉模糊的身軀,還是殘缺不全的屍骸,後勤兵們總要將他們收揀如屍袋,然後想方設法將他們身上懸掛計程車兵牌取出置放在屍袋上,作為向陣亡士兵交待的依據。這種慣例原本在東大陸並不流行,但隨著唐河帝國與北方三國戰事的頻繁,加之接受了西大陸習俗的米蘭人也開始在與馬其汗人交戰中採取這一人性化措施,這種方式很快就在東大陸成為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規矩。
普天成對著這第一天的戰鬥並不太滿意,尤其是看見堆滿了小半個營地的屍體,這幕情景讓他更是不爽。倒不是對羽林兵團的戰鬥力有所不滿,而是對國內情報部門反饋來的情報有所質疑,從情報上反應婁山關城防設施應該說並不完備,甚至可以說較為簡陋,雖然在近一年來三江一方加強了婁山關的防禦設施,但畢竟婁山關打得建築物已經固定,只能做一些中小型的擴建完善,但從今天對手的表現來看,卻與獲得的情報有些不大一致。
首先是敵人的投石器陣地,雖然自己藉助強大的遠端武器摧毀了敵人的投石器陣地,但出人意料的是敵人在很短時間內又重新佈置了移動投石器,雖然在數量上和威力上不及第一批,但這種變化卻讓沒有料到的自己一方吃足了苦頭,尤其是以為敵人已經失去重型打擊武器的移動箭塔和攻城車,由於速度緩慢更是成為對方投石器的重點打擊目標,僅移動箭塔今天一天就損失了二十八輛,弓箭手損失高達六百餘人,這讓普天成頗為心疼;而攻城車更是悲慘,有十輛還未推進到城牆下便被投石器擊毀喪失了行進能力,而緊接著來的火箭更讓攻城車立即變成了火爐,讓企圖透過攻城車計程車兵要透過攻城車進攻就像十獅子越火圈一般困難。
敵人在城牆後沿修建了與城牆四通八達相通的大量藏兵室也讓自己一方吃了暗虧,每一次眼見得已經登上城牆佔據優勢,不知道從何處湧來的敵軍士兵總能在最關鍵時刻投入戰場,重新挽回頹勢佔據上風,把好不容易攀上城牆的己方士兵斬殺乾淨,而一當自己一方的遠端武器開始打擊時,他們又一窩蜂的縮回到藏兵室躲藏,這樣的反覆讓自己一方的進攻反覆受挫,也讓兩個羽林兵團損失慘重。
而敵人表現出來的決死之心是讓普天成最為頭疼的。他不想和對手透過這種手段戰鬥到最後一刻,雖然他相信自己憑藉手中現有的實力最後能夠站在婁山關的城頭上,但他真的不想用這種太過血腥而又顯得有些方正的手段,殺人三千,自傷八百,這是唐河人的古話,也是對正面戰爭的經典解釋,普天成不希望看到這一幕,但這種情形的可能性卻在逐步增大,尤其是看到今天三江軍隊的表現後普天成更是這樣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但他卻又無可奈何,即便是在艱難,損失再大,他也必須要拼上這一仗。如果不拔除婁山關這顆釘子,自己一方永遠無法全力西進,這就好比插在自己咽喉上的骨刺,讓人食不下咽,睡不安枕。
在大帳中安排好各路值班人馬,普天成又對著地圖思索了半晌方才覺得有些疲倦,轉入內帳入睡,但尚未落枕,便聽得西南方向突然間殺聲震天,幾步趕出帳外,卻見得西南面火光沖天,直映得半邊天也紅了起來,而喊殺聲卻是越來越大,間或可以聽見模糊的撞擊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