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
了因大師面色不變,轉頭看向藏經閣首座空嗔:“空嗔,再去看看《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是否還在。”
了因大師話音方落,戒律堂普性便叫道:“方丈,不用了,《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在這裡,這是譚笑的木箱,經書就在裡面!”
譚笑眉頭緊皺,問題看來就在這本經書上了,記憶中譚笑根本就沒有借閱這本《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了因一招手,淡淡說道:“拿過來!”
普性奔過去將經書遞到了因大師手中,了因大師閉上眼沉默半晌,而後這才翻開經書。
許久之後,長嘆一聲,回身看了眼眾寺僧,緩緩說道:“老衲手中這兩張紙片,第一張,乃是《楞伽經》第一卷的扉頁,而第二張……”
了因看了眼譚笑,聲音有些低沉:“佛言:‘阿難,我本求佛時,亦欲淨國土,亦欲淨一切,亦欲護國土,亦欲護一切。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於其後乃發道意,於此賢劫以大精進,超越九劫得無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覺。’……空嗔,你說說這段話的意思吧!”
藏經閣首座一愣,似乎沒料到方丈會突然轉移話題,苦思一陣,似乎在尋思方丈此意何為,思考了半晌,卻想不通,這才道:“這是釋迦佛說彌勒佛成佛的事情,但事實上卻說的是釋迦佛弟子,苦行頭陀第一,得六神通大阿羅漢的大迦葉尊者與彌勒佛的故事,當年迦葉尊者聽從釋迦佛的話,拈花一笑得到釋迦佛傳承之物,不涅槃,在雞足山入定,等待彌勒成佛……”
他話說到這裡,譚笑心中陡然一震,瞬間就明白了這幾張紙片的意思。
《楞伽經》第一卷第一頁被撕去,其實與經文內容無關,而是證明那就是《楞伽經》,《楞伽經》則是由菩提達摩流傳下來,其實所指的,就是……達摩院!
而其後《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中摘出來的那句話,則寫的是迦葉尊者與彌勒佛的故事,然而在少林寺故老相傳的十八羅漢中,第十七位降龍羅漢,其本尊便是迦葉尊者,而第十八位伏虎羅漢,本尊為彌勒佛!
降龍伏虎,正代表著……龍虎棍!
此刻再聯想到之前戒律堂首座空釋那句‘寺裡出了叛徒’的話,譚笑徹底明白了。
意思就是說,譚笑以這種方法傳遞訊息,通敵盜走達摩院龍虎棍!
果然,下一刻,空釋看向普仁,厲聲喝道:“這兩張紙片,你從何處得來?”
普仁身子一顫,急道:“稟師叔,弟子早上在達摩院外面那棵……古松下發現了的。”
“呼……”
譚笑深深嘆了口氣,眼神變得深邃起來,原來,原來真正的殺招在這裡。
他本以為普仁只是要讓自己挨一頓打,然後被逐出寺門,沒想到……普仁居然是要自己死!
“本寺叛徒,居然通敵,拿下,嚴刑拷問!”空釋厲喝一聲。
了因大師大手一揚,撲向譚笑的數名戒律堂寺僧被凌空擊飛數丈。
這一手,整個戒律堂所有人都呆了。
了因大師單手禮佛,靜靜說道:“讓他去吧!我佛慈悲!”
譚笑注視著了因大師的後背,聲音極為平靜,淡淡問道:“方丈,你相信我嗎?”
了因大師呵呵一笑,轉過身來,看向譚笑,一臉慈祥的笑容:“譚施主,你說呢?你走吧!不過走之前容老衲把剛才那個故事給你講完,你們都耐心聽著。”
了因大師席地而坐,緩緩說道:“當彌勒成佛後,帶著種下善根的人們來到雞足山,尋找迦葉尊者,彌勒佛用佛力開啟了大迦葉入定的地點入口。天上的天神們用特殊的方法,喚醒了入定中的大迦葉。大迦葉穿著古舊的僧衣,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恭敬地把釋迦牟尼佛留下的袈裟獻給彌勒佛。”
“大迦葉對彌勒佛說:‘大師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臨涅盤時,把這件法衣付囑於我,讓我奉給世尊您。’而就在這時,跟隨彌勒佛一起來的人看了,大驚小怪:‘山頂哪裡來的人頭蟲?短小丑陋、穿著僧服,卻能夠禮拜恭敬世尊?’”
譚笑對這些佛教故事知道的不多,此刻不禁奇道:“難道迦葉尊者個頭很小?”
了因大師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又道:“釋迦牟尼佛出現的年代,眾生貪濁憍慢,個子很矮,所以佛的色身也有意地變矮。其實佛無所謂大身、小身,只是為了親近當時的眾生而降生,迦葉尊者的個頭,便是因此而小。彌勒佛就說了:‘他那麼小的身體卻能辦廣大的